Page 1395 - 莲都区志
P. 1395
第三十三编 信息 传媒 · 1333 ·
第三节 农村电话
经营体制
农村电话原称乡村电话,1960年改称农村电话。农村电话是指在县境以内,以县城为中
心除市话外连通县至乡镇广大农村用户的电话。农村电话有邮电局经营、乡镇村经营和个
人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区镇以上一般由邮电局经营,人、财、物纳入省管,经营主体为地方
国营;乡办电话交换所为集体所有,归乡政府管理,自负盈亏,业务上受邮电局指导。
农话线路
民国 22(1933)年 8 月,丽水至碧湖架设 12 号铁线一对 22.4 杆千米。11 月,丽水至岩泉
单线一条,丽水至碧湖、岩泉电话开通。民国23年(1934)2月,碧湖至大港头、碧湖至沙溪分
别架设铁线一对计7.5杆千米,开通丽水至大港头电话。同年3—6月,丽水至太平和南明山
架通电话。抗日战争胜利后,丽水大部分乡村电话入不敷出,杆路无力维修,木杆腐烂,铁线
锈蚀严重,部分杆路被毁,音质音量均很差。至1949年5月丽水解放,仅有少数乡村电话能
勉强维持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丽水县政府设立电话所,有磁石交换机1部12门,用户8户,线
路41.5对千米。1953年10月并入邮电局。
1951年2月,为配合土地改革,省局工程队来丽帮助架设雅溪区电话线路,整修丽水至碧
湖、大港头、雅溪电话线路。1952年,有乡村电话线路45杆千米,100对千米。
1956年12月,丽水至丽东线路大修,新架2.5毫米径铁线一对5千米。翌年,先后架设碧
湖至高溪、平原、龙江等电话线路。1958年12月,丽水至曳岭新架3.0毫米径铁线一对18.13
杆千米。是年,丽水有农村电话线路347杆千米。
1961年12月,整修碧湖至新合、石牛线路。1962年7月,架设庞山至郑地线路。1963年
9月,大港头至大山峰线路由单线改为双线。1965年3月,新架丽水至碧湖杆路一条计13.55
杆千米。1972 年,农话出局线开始使用电缆。翌年,架设丽水至丽东架空电缆 4 皮长千米。
1979年6月,架设丽水至雅一电站线路。其后,丽水农村电话杆路陆续将木杆更换成水泥杆。
1984年10月,架设城西路至大桥对称电缆,建立农话终端房。
1985年10月,丽水至碧湖架设7/1.8钢芯铝绞线1对18杆千米。1987年6月,丽水至云和
4.0米/米长途线改为丽水至大港头和云和至大港头,归农话使用,原丽水至大港头农话线路拆
除。1990年11月,丽水至雅溪架设7/1.0钢芯铝绞线一对23杆千米。是年,丽水农村电话杆
路668杆千米,其中邮电局经营276杆千米,其他各种联营392杆千米,农话杆路基本到位。
1994年后,随着程控电话建设,光纤电缆开始应用于农村电话。
1995年,有明线409对千米,电缆87.1皮长千米,光缆20.0皮长千米。其后,技术落后、
抗灾能力很弱的明线线路逐步淘汰。2000年,农话有中继光缆线路253皮长千米,纤芯长度
2135芯千米。2005年,有本地中继光缆445皮长千米,纤芯长度8257芯千米。2010年,本地
中继光缆1937皮长千米,本地中继光缆纤芯长度52516芯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