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6 - 莲都区志
P. 1396
· 1334 · 莲都区志
农话设备
传输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话基本靠实线传输,单线线路则用幻象线传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开始使用单路载波机。1960年,丽水有农话载波机6部,后
因用户减少,载波机停用,至1969年恢复使用,是年,有载波机2部。
1975 年 11 月,丽水至大港头、雅溪、庞山使用 B845 单路载波机。1977 年 9 月,丽水至大
港头改用ZJ3三路载波机。1978年8月,丽水至雅溪改用ZJ3三路载波机。1982年3月,丽水
至碧湖安装使用ZJ3和ZM×201三路载波机各1端。1987年9月,碧湖改用ZJ12十二路载波
机。1989年12月,丽水至碧湖安装ZD52高三路载波机,大港头至庞山安装使用ZJ3三路载波
3
机。1990年,丽水农村电话有载波机18部,其中12路4部,路14部。
1994年,农村程控电话开通后,采用光缆传输。载波设备退出农话通信。
交换设备 民国28年(1939年)12月,碧湖临时电话支局设10门磁石交换机1部。民国
33年(1944)3月,增设10门交换机1部。
1951年8月,大港头安装8门磁石交换机1部。1952年10月,碧湖安装20门磁石交换机
1部,后又加装12门1部。1954年4月,碧湖改装30门磁石交换机,原12门和20门交换机拆
除。是年,丽水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8门。
1956年5月,雅溪、黄村分别安装20门磁石交换机。1958年,为适应“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通信需要,部分公社始设交换机,开办乡村电话交换所。是年,为生产队和钢铁
基地安装总机3部30门。1960年,丽水农话交换机总容量1548门。
1962 年 9 月,部分区、乡行政区划变动,丽东区邮电所成立,安装 60 门磁石交换机。同
年,国民经济调整,农话交换机总容量减为461门。1966年,碧湖安装100门交换机。1973年
8 月,雅溪安装 100 门交换机。1980 年,曳岭安装 50 门交换机。是年,农话交换机总容量
1070门。
1981年,农话台改用JT2A型共电人工接续台座席6个。1982年3月,碧湖安装551型复
式共电人工交换机2台240门。1986年,安装使用NDD01型半自动对端设备。1988年2月,大
港头安装100门交换机。
1990年,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70门,实装925门。其中邮电局经营900门,实装547
门;乡(镇)村经营90门,实装31门;各种联营620门,实装324门;私人经营60门,实装23门。
1994年3月18日,碧湖开通S1240-3000门数字程控电话;月4日,大港头开通远端模块
4
9
RSUX-1976门程控电话;月16日,曳岭开通远端模块RSUX-1488门程控电话。1995年,丽水
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174门,其中数字程控5024门,实装1665门。2000年,交换机总容量
18640门,其中实装13522门。其后,设备升级,实行长、市、农合一,2010年,局用交换机总容
量96162门。
第四节 移动通信
无线寻呼 为适应通信的发展,1991年10月1日,地区邮电局开通了无线寻呼(俗称BP
机)业务。这是一种单向的初级移动通信系统,它以广大的程控电话网为依托,采用单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