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4 - 莲都区志
P. 1444
· 1382 · 莲都区志
为生产大队,行政村为生产队,新匀乡、新桥乡、梁周乡、周坦乡并入崇义大队,梁村乡并入永
丰大队。1961年9月,调整公社体制,崇义生产大队设为崇义人民公社,永丰生产大队改为永
丰人民公社。1983 年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建制,崇义公社改为崇义乡,永丰公社改为永丰
乡。1986年1月改崇义乡为崇义畲族乡,1988年2月,改崇义畲族乡为老竹畲族镇。1992年
1
5月25日,撤销永丰乡,并入老竹畲族镇。辖25个行政村,个居委会,97个自然村,135个村
民小组。
农业 有耕地 865.7 公顷,大部分分布在平原上,部分在山垄中。主要作物有水稻、大
豆、玉米、花生、番薯、柑橘、食用菌、蔬菜。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968万元,同比增长8%,
农民人均收入6250元,同比增长11%。
林业 林地面积6445.7公顷,森林覆盖率84%。林木主要以松、杉、毛竹、油茶为主。也
发展板栗、桃、瓯柑、笋、茶叶等经济特产。生态公益林面积2994.2公顷,2010年新增1427.9
公顷。
工业 有工业企业29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加工、发电、建材、饲料加工等行业,其中集体
企业2家,个私企业27家,2010实现工业总产值1892万元。
文教卫生 辖区内有老竹民族学校、老竹卫生院等文教卫生设施。
第十节 丽新畲族乡
基本概况 地处丽水城区西部,东与老竹畲族镇接壤,南临高溪乡、联城镇,西与松阳县
板桥畲族乡相连,北与武义县三港乡、柳城畲族镇毗邻。位于北纬 28°25′54″—28°33′64″东经
,
119°36′51″—119°43′56″。辖区面积 83.22 平方千米,2010 年总户数 3168 户,总人口 10042 人,
其中畲族人口占21.3%。乡政府驻地畎岸村。
建制沿革 汉时,丽新属松阳县管辖,隋属括苍县,唐、宋、元属丽水县,称懿德乡。明景
泰三年(1452)设宣平县后,懿德乡的吾赤口、白岸口、马村、山村、上塘畈、咸宜、黄弄等村归
属宣平县,为宣平县崇义区懿德乡。清代,畎岸、黄岭上为丽水县懿德乡二十一都所属,西坑
为丽水县元和乡十八都所属。其时,丽新地域分别属两县三乡,两县以咸宜石门洞、马村三
路湾的分水沟为界。民国初,畎岸、黄岭上、双坑三个村属丽水县沈青乡,乡公所驻地凤山前
村(今联城镇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畎岸、黄岭上、双坑仍为沈青乡所辖。1950年
12月,黄岭上、双坑、畎岸村划入宣平县,更为青岸乡,后又称黄岭乡;咸宜、黄弄、上塘畈、山
村四个村为宣平县曳岭区新民乡。1956年,撤区并乡,并青岸乡、新和乡、新民乡为清和乡,
乡驻地畎岸村。1958年4月,撤宣平县,是年5月,清和乡并入丽水,改名丽新乡。1958年10
月,为英雄公社丽新大队,1959年4月,改称为曳岭公社丽新大队,下辖10个生产队。1961年
9月,调整公社体制,恢复区建制,丽新为曳岭区丽新人民公社,下辖10个大队。1962年2月,
划归武义县,月复归属丽水县。1983年3月开始,恢复乡建置;同年12月,改丽新公社为丽
4
新乡,下设10个村,1986年1月改丽新乡为丽新畲族乡。辖10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100个
村民小组。
农业 周边高山环抱,形成独特的小盆地,有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座,10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