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9 - 莲都区志
P. 1449
第三十六编 人 物 · 1387 ·
迁中散大夫,爵封东海县开国伯、食邑至八百户,轻车都尉。任上均精于吏事,悉心于民,有
所痛痒,如己处之。所到之处,皆有政声。生平喜学问,至老不倦,年八十余,犹手不释卷。
卒,归葬丽水。朝奉大夫、江州知军叶虞仲撰《宋故中散大夫致仕徐公墓志》。
梁汝嘉 梁季珌
梁汝嘉(1096—1153),字仲谟,县城仓前人。少时聪敏,因外祖太宰何执中奏补登仕郎,
后调中山府司议曹事。建炎元年(1127),任常州武进县令。建炎三年(1129)六月,金兵犯常
州,州县官吏纷纷逃散,汝嘉则领兵守城,金兵不敢犯。高宗闻报,嘱大将张浚将其姓名刻于
剑上,以备随时调用。九月,升常州通判,加直秘阁。为防金兵侵犯,汝嘉组织军民加高加固
城墙,疏浚城壕。不久,金兵果来袭,数万民众赖城防免难。绍兴二年(1132)春,升任两浙转
运副使。时临安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受命协理临安知府政事。汝嘉加强防徼,连续破获盗
案,盗贼匿迹;健全“火政”,并以陶瓦易茅舍,火灾亦息。临安“始成都邑”。绍兴三年(1133)
七月,加直龙图阁。因称职,升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受命主持修葺宫殿。次
年,升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绍兴六年(1136),高宗巡幸金陵(南京),汝嘉随驾为都转运
使。绍兴八年(1138),随驾返京。绍兴十年(1140),汝嘉任川陕都转运使。绍兴十一年
(1141),升宝文阁学士。高宗曾经密授“千字号”。汝嘉为收复失地直言进谏,奏请分派诸将
控扼要害之地;收陕西卫戍部队以巩固四川;分兵三路,据守要害、往来策应、留视营寨,使宋
军常处于主动地位;又奏请用张浚、韩世忠、岳飞为西府,刘琦守荆南等。后,历任明州(今宁
波市)、温州、宣州(今宣城)、鼎州(今常德)知州。绍兴二十二年(1152)以病辞官归里,以宝
文阁学士、右通议大夫致仕。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追赠少师,封缙云郡公。葬于松阳县
惠洽乡之原(今碧湖堰头村一带)。入祀丽水乡贤祠。
梁季珌(1143—1208),字饬父,汝嘉子。以父泽入仕,初授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司干办公
事。乾道、淳熙间,调泉州南外睦宗院,继任湖州通判,有政声,后知信州(今上饶)。因母病
重,辞官回乡奉母。服母丧后,起知光州(今河南潢川),改提举湖北、江西常平茶盐司公事。
时江西有穷人生子无力抚养,遂创办慈幼院,以收养弃儿,并拨公田为经久计。后历任江南
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提点江淮等路坑冶铸钱司公事、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等
职。一生清廉,为人敬慕。所到之处爱惜公帑不妄费。行部唯恐惊扰州县,不宿城市。丞相
谢深甫赞曰:“真廉吏也。”
何 澹
何澹(1146—1219),字自然。居住处州府西山。十八岁入太学。宋乾道二年(1166)中
进士礼部第二人。官至知书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
浚处州通济堰,将木坝改为石坝。修筑保定村洪塘,蓄水灌溉农田 2000 余亩。著有《小山
集》,收入《永乐大典》。
应 恕
应恕,生卒年不详,字仁仲,丽水人。淳熙(1174—1189)初移居黄岩,投县尉郑伯雄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