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43
第八篇 水利
工验收,并逐步兑现补助资金。1998 年,实施去冬今春工程,总投资 211 万元,累计投工 85 万工日,移
动土石方 77.3 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 700 公顷,保护农田 120 公顷,改造低产田 16.67 公顷。1999 年,
坚持“以小流域治理为龙头,以重要水毁工程修复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山区治水原则。去冬
今春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34 处,其中修复病险水库 15 座,总投资 1210 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 133
万立方米,投入劳动积累工 178 万工日,改善灌溉面积 1233.33 公顷,改造低产田 333.33 公顷,保护农
田 1040 公顷,解决群众生活用水 4500 人,保护人口 3 万余人,疏浚河道 5.9 千米,治理松源河 21 千米。
2000 年,大岩坑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动工,附属工程基本完成,完成年度投资 5500 万元;城防一期工
程即阁门岭段防洪工程于 11 月 8 日开工建设,总长 1.04 千米,总投资 1600 万元。通过城防工程建设使
县城防洪能力达到近期 20 年一遇、远期 50 年一遇目标;实施松源溪小流域治理三期工程、竹口溪小流域
治理一期工程和自力更生治水县一期建设。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48 处,总投资 2100 万元,修建
防洪堤 5.8 千米,防洪提护脚加固 3 千米,引水渠道 27 千米,堰坝 56 处,修复病险山塘水库 3 座,增
加蓄水量 10 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 1666.67 公顷,增加旱涝保收农田 1000 公顷,保护农田 600 公顷,
保护人口 3.5 万人,解决 1.2 万人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000 公顷。
河道治理
20 世纪 90 年代,庆元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先后出台《庆元县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
施细则》《庆元县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规定》《庆元县河道管理暂行规定》等 7 个规范性文件。1991—
2010 年“中国水周”,出动宣传车 65 车次,设置固定标语牌 805 块,张贴临时性标语 2275 条,上街宣传
45 次,发放水行政法律汇编 3180 册,组织文艺表演 8 场,到乡村放幻灯 57 场次,出黑板报 68 期,广播
宣传 380 次,发放宣传扇 5000 多把。2010 年 8 月 13 日,举办“共饮松源水,保护母亲河”万人签名活动,
受教育人数 142055 人次。
庆元县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总体目标开展河道治理。2003 年始,实行主要河道禁止采砂制度,
逐年扩大,至 2009 年末,竹口溪、松源溪、安溪等实行禁采。绿化大泽至后广约 40 千米河岸,种植柳
树、雷竹等植物 8 万余株。2000 年始,每年向松源溪、竹口溪等水域投放甲鱼、瓯江彩鲤、倒刺鲃等种苗,
累计 30 余万尾。安排保洁经费,聘用保洁人员,对松源溪、星光溪实行长效保洁,建立“定人员、定报酬、
定责任、定河段”河道保洁机制。1991—2010 年,县水利渔政部门调解水事纠纷 35 件,查处水事违法案
件 836 件,查处毒鱼案件 75 起、电鱼案件 453 起,开展多次重大执法活动。
第二节 治水
水土保持示范区工程
庆元县水土流失分布特征:松源镇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 10% 以上;林地流失面积最大,
坡耕地流失最严重;强烈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发生在坡度 15°—25°区域;1000 米高度以上水土流失所占
比例最大,300 米高度以下水土流失所占比例最小。水土保持工作从无到有,逐年发展完善,通过封山育林、
小流域治理、对建设项目强化监督验收、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等措施,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成效明显。
据第四次卫星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数据显示,2004 年,庆元县水土流失面积 100.92 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
积的 5.63%,属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小的县市之一。2009 年 8 月,张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12 月完工,建成截水沟 580 米、排水沟 218 米、蓄水池 64 个、沉沙池 10 个、拦砂坝 1 座,开挖水平带
4000 米,种植经果林 100 公顷,封育治理 58 公顷。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