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7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47
第十四篇 林业
第二节 植树造林与封山育林
植树造林
1991—1993 年,全县荒山造林 2333.33 公顷,封山育林 4133.33 公顷,自然成林 266.66 公顷,完
成连片 0.67 公顷以上宜林荒山造林 6733.33 公顷。完成“庆元县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造林 5145.22
公顷。其中,1991 年 1413.8 公顷,1992 年 1362.57 公顷,1993 年 1004.56 公顷,1994 年 824.29 公顷,
1995 年 540.0 公顷;按树种分,杉木 4535.36 公顷,马尾松 549.66 公顷,阔叶树公 60.2 顷。1992 年,
率先在国内开展菇木林树种试种研究。1992—1995 年,建立菇木试验林 57.43 公顷,示范推广 4295.2 公
顷,筛选出银荆、南酸枣、杜英、桤木、米槠、白栲等优良菇木树种。完成基地造林 9291.91 公顷。其中,
用材林 8088.8 公顷(杉木占造林总面积的 65.3%),经济林 1019.25 公顷,毛竹林 183.87 公顷。1995 年,
庆元提前两年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消灭荒山、七年绿化庆元”目标。1996—2000 年,县委、
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菇木林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征管工作的通知》等促进林业优质、高产、高效
发展政策措施,促进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推进菇木林资源快速发展。“九五”期间,基地造林 5412.63 公
顷。其中,用材林 3926.53 公顷,经济林、菇木林和毛竹林比重大幅度上升;杉木基地 1213.47 公顷;经
济林 1021.76 公顷,其中锥栗 442.43 公顷;“九五”期间是庆元县有史以来菇木林开发政策最优惠、措施
最到位、发展速度最快、开发效益最好的时期,营造菇木林基地 679.73 公顷,散种菇木林 280.5 万株,
按 3000 株折合 1 公顷计,营造面积 935 公顷;毛竹林 464.33 公顷,竹林培育总面积 6224.73 公顷;药材
林(以厚朴为主)面积 346.33 公顷。
2001—2005 年,进行防护林、退耕还林、经济林等林种开发,林种结构有较大调整。植树造林
5242.05 公顷。其中,生态林 1600.73 公顷(含退耕还林 1202 公顷)、商品林 3641.32 公顷(用材林
844.80 公顷、竹林 457.20 公顷、经济林 2339.32 公顷);建立连片 13.33 公顷以上干水果园区 64 个,
1436.8 公顷,仅 2003 年经济林造林 728.27 公顷(锥栗 626.73 公顷),占年度造林总面积的 53.06%。2004 年,
在荷地镇杨桥村、底墅村,举水乡月山村,岭头乡钵下村、徐洋村等营造薪碳林 178.20 公顷。2005 年,
松源镇、五大堡林业工作站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 266.27 公顷。其中,造林 66.27 公顷,改培 200 公顷。
同年,建设绿色通道 94.65 千米。其中,
省道 59.65 千米、县道 35 千米。2006—
2010 年,植树造林 3081.94 公顷。其中,
生态林 489.67 公顷、商品林 2592.27 公
顷(用材林 1760.73 公顷、竹林 479.07
公顷、经济林 352.48 公顷)。2006 年,在
曹岭至百山祖公路沿线营造高标准森林景
观林带 25.39 千米。2006—2010 年,营造
生物防火林带 236.37 千米。2009 年,县
实验林场在洋岁及关门岙林区新建珍贵树
种示范基地 15.2 公顷;县林场在白岭头
新建珍贵树种示范基地 7.87 公顷,在卢
峰林区培育珍贵树种 26.6 公顷。2010 年,
图 14-3 五大堡乡后广村植树造林(杨平昆 摄于 2010 年)
县实验林场在南阳及新窑林区新建珍贵树
种示范基地 66.67 公顷。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