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2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342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胸围 588 厘米、树高 29 米。百山祖乡斋郎村外圩柳杉,胸围 678 厘米、树高 39 米。百山祖乡斋郞村万
年凸檫木,胸围 591 厘米、树高 23 米。左溪镇左溪村樟树脑樟树,胸围 650 厘米、树高 20 米。
第二节 林业区划
林地建设用地需求
根据《庆元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初步确定 2006—2020 年建设用地总需求面积 2692.32 公顷。
其中,2006—2010 年需求面积 1307.45 公顷,2011—2020 年需求面积 1384.87 公顷。根据用地项目安排
及所处区位特征,结合林地资源特点及林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分建设项目估计方法,测算出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对林地需求量为 1982.8 公顷。其中,近期需求 509.2 公顷,中远期需求 1473.6 公顷。
2006—2020 年庆元县林地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一览表
表 14—1—2—1 单位:公顷
规划期 城市建设 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电力用地 其他用地 合计
2006—2010 70.8 128.9 183.3 92.6 33.6 509.2
2011—2020 152.7 183.4 978.8 85 73.7 1473.6
区域布局
根据《庆元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将林地利用分为东北部
生态特别保护区、东南部生态建设区和西部生态经济区。
东北部生态特别保护区为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巾子峰省级森林公园,是瓯江源头、县城居民
饮用水水源、最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方向:为强化保护,构筑屏障,加强水系源头、森林资源
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利用独特地理环境、气候和丰富生态旅游优势,开展以休闲度假、探险等亲近自
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将部分农民从原来依赖山林为主转移到以生态旅游为依托的三产服务,为当
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下山脱贫步伐,减少山区人口,减轻森林压力,有效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
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保护为主,除必要交通、通信、电力设施建设外,应充分利用农居点、非林地等进行
旅游设施建设,不得占用现有林地,通过退耕还林等土地造林绿化措施增加林地面积。
东南部生态建设区林地利用思路是保育为主,适度开发。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林种结构
调整,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下山脱贫步伐;实行封山育林,加强水系源头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尤其是对生态极为脆弱地区要重点保护,严格禁伐或限伐;加强低效公益林培育管理,通过人工补植等造
林措施,提高林分质量;推行商品林特别是经济林营造、抚育环节环保作业方式,加强森林火灾和森林病
虫害综合治理,在保护基础上,科学合理开发锥栗等水干果、竹林、木材、森林旅游等资源,实现林业生态、
经济效益双丰收;进一步扩大经济林种植面积,培植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创建品牌,尽快形成以锥
栗为主的水干果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根据“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原则,统筹安排,合理进行耕地
开发和退耕还林。
西部生态经济区是林业经济主产区,发展思路是生态治理,以用促育。主要任务:在保护好现有森林
基础上,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严格保护管理,在生态重要区位适当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加强水土流失重
点地段生态整治,森林景观效果差的城市周边及省、县道路干线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优点发展优质用材林,加快速生丰产用材、短轮伐期原料林和高效毛竹林建设,加强珍贵树种、大径级材、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