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5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635
第三十篇 科技
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和地下矿产的采掘这一关键,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改造。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扶
植和组建一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发挥集聚领域,应用现代技术和设备,进行应用研究,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以实施星火项目为基础,以“一优两高”农业和“高群外”为发展方向,
以星火示范乡镇、星火示范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为重点,以星火示范企业和星火支柱产业为核心,
以人才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关键,从单项示范管理转向区域综合示范管理,强化星火计划的综合示范功能,
为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新增长提供科技动力国。加速应用适用科技成果的步伐,为实现农村“一
康三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农民奔小康)的目标服务。
“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组织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109 项,立项 55 项,得到无偿经费资助
588.5 万元;实施省级以上项目 55 项,县级 150 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审和鉴定的项目 18 项,获市级
以上科技进步奖 9 项,县级科技进步奖 21 项;申请专利 96 件,受理 380 件;组织大型科技下乡活动 10 次,
建立科技示范点和示范基地 15 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县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1 家,市级高
新技术企业 3 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4 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 3 个,省级新产品 3 个。实施“四外两基地”
(科研在外、人才在外、实验在外、市场在外,把庆元培育成孵化基地和生产基地)发展战略,梦天公司、
双枪公司、佳斯化工、节节高碳业、方格药业等企业分别与各研究所、大学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双
枪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竹制品科技研发中心。创建全省唯一的食用菌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推
广香菇标准化和香菇有机生产栽培技术成果,组织珍稀食用菌地方标准制订、香菇新品种“庆科 20”省
级鉴定和菌种审定、庆元香菇地域产品保护工作。建立网上技术市场,开通庆元科技信息网,开通农村
远程教育网。同时,存在科技水平起点低、技术产业规模小,科技观念滞后、科技意识薄弱,科技投入
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发展主要目标:科技进步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 2010 年科技进步
统计监测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的位次前移 5 位,使科学技术成为庆元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有所拓宽。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和产
品每年有所增长,到 2010 年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 10 家和 10 个,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值占工业增
加值比重达 15% 以上。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竹木加工、
制笔、食用菌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地位,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8% 以上。
主要农产品实现从低品质向高品质、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转变,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 90%,主要农作
物良种覆盖率达 95% 以上。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到 2010 年全县
财政科技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3.5%。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递增 15% 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研发中心、农业科技企业、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达 12 家。科技发展环境良好,农民
文化、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更加良好,科技
人才的培养、集聚和使用机制更加完善,到 2010 年全县高中级人才总数为 3500 人以上,培养和引进中
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 100 名。农民星火技术培训率、企业职工受训率分别为 95%、90%。
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