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自然灾异志
P. 246

(三)时间分布





                                         全省泥石流发生次数的周年变化呈双峰型现象(图5-6-4-3),与全省平均暴雨日数曲线


                                位相吻合而峰值反转,即暴雨、大暴雨频次最高发生在6—9月,与降雨密切相关的泥石流发



                                生频次也呈同样特征,在这4个月出现的泥石流次数占全年总数的95.4% ;但峰值并不对



                                称,暴雨曲线的前一峰值要高于后一峰值,而泥石流曲线的前一峰值明显低于后一峰值,如泥


                                石流在6—7月梅雨期的出现频次占全年的27%,在8月、9月台风期的出现频次则占68%,



                                其中发生最多的月份为8月,其次9月。主要原因是台风暴雨强度往往比梅雨暴雨强度大,


                                为诱发泥石流更强烈的因子,尤其是在沿海山地迎风坡或谷地,特大暴雨发生概率高,易导致



                                地质灾害群发,故泥石流等发生次数明显增加。



                                         全省泥石流除周年变化外,尚存在年际变化现象,其变化与暴雨、洪水的周期性活动规律


                                大体一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泥石流档案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发育的泥石



                                流灾害随洪涝趋势呈强弱交替的周期性变化,如1962年、1994年、1997年、1999年、2004年



                                等为全省严重洪水年,也是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的峰值年份。但90年代以前,泥石流灾害较


                                为严重的峰值年周期较长,每个周期经历7年~10年,而1991— 2010年周期缩短,以



                                3年~5年为主要周期。





                                表5-6-4-2        清代末年至2006 年浙江省重大级以上泥石流灾情一览表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