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9 - 自然灾异志
P. 509
清圣祖康熙四十六年(1707 年)
夏,两浙旱,被灾较广。五月,台州旱。六月,杭州、嘉兴等府大旱,长河支港干涸,田禾歉
收。海宁县以三载连荒,米价腾贵,民剥树皮、掘竹根为食,道路死亡无日不有。诏免钱塘、安
吉、余杭、新城等28州县,湖州、衢州、严州三所旱灾额赋有差。
资料来源:《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一、清康熙六十一年《台州府志》卷十四《灾变》、清乾
隆《梅里志》卷七《蠲恤》、清乾隆《海宁县志》卷十二《灾祥》、清道光《海昌备志》卷五十二《采
访》。
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五月,杭州、湖州大水。长兴插秧甫毕,即大雨半月,禾苗尽淹,路绝往来,大水较康熙三
十四年(1695年)更高1尺,时以此乃清初以来长兴第一水灾。七月初七日,台州夜更余飓风
陡作,发屋拔木,骤雨如注,漂民庐,坏田稼,郡城府县两学文庙及谯楼一时俱倾,石坊坏者10
余座;飓风初发时,东南天色红如火光,闻龙吟声。次日寅时,杭州飓风骤作,大雨倾盆,鼓楼
及贡院同时崩圮,民间屋瓦乱飞,大木堰拔,至晚渐息。长兴亦同日洪水陡发,漂溺室庐人民
无算,复种之田更遭冲没。灾后连旬积阴,至十月始霁,田桑尽淹,春花不能下种,米石价银2
两4钱,豆麦银1两6钱,草根树皮食之殆尽。巡抚王然疏请赈恤杭州、湖州两府属被水灾
民,朝廷遣内阁学士会同督抚勘灾,免仁和、武康两县水灾额赋有差。
是年,台州、温州田稻丰熟,米价颇贱。
资料来源:清康熙《钱塘县志》卷二十《灾祥》、清同治《长兴县志》卷九《灾祥》、清康熙六十
一年《台州府志》卷十四《灾变》、清同治《双林镇志》卷十九《灾异》,《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
三、卷二百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春,嘉兴饥民塞路,于梅里古南禅院设粥厂赈济,自二月初至三月中,每日就食饥民几2
万人。
四月,浙西霖雨连绵。嘉兴、湖州田亩生异虫,害春花,兼天气暴热,蚕多腐坏。五月,庆
元大水,湖州积水不退,晚蚕亦伤。六月,台州大水。赈余杭等6县水灾饥民。
夏,嵊县大旱。嘉兴、湖州小暑至处暑无雨,田禾枯,兼疫病流行,死者枕藉。
八月,定海大风雨。秋,杭州飞蝗蔽野,海宁蟊虫害稼。十一月,杭州海潮骤涨,沙岸十余
里尽没,直逼塘根。
秋,浙江大熟,但米价仍未平复。
资 料来源:清光绪《梅里志》卷七《蠲恤》,《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八、卷二百四十,清嘉
庆《桐乡县志》卷十二《禨祥》,清同治《双林镇志》卷十九《灾异》,清嘉庆《庆元县志》卷十一《祥
异》,清康熙六十一年《台州府志》卷十四《灾变》,清道光《嵊县志》卷十四《祥异》,清咸丰《新塍
琐志》卷二《祥异》,清康熙《定海县志》卷六《灾祥》,清康熙《钱塘县志》卷十二《灾祥》,〔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