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2 - 自然灾异志
P. 552
县志稿·祥异》,清同治《长兴县志》卷九《灾祥》,民国24年《萧山县志稿》卷五《水旱祥异》,清
光绪《孝丰县志》卷八《祥异》,清同治《鄞县志》卷六十九《祥异》,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十五
《祥异》,清同治《江山县志》卷十二《祥异》,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八《祥异》,清光绪《黄岩县志》
卷三十八《变异》,〔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二。
清宣宗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春,慈溪旱、仙居大旱。缙云箬竹生花,结实如麦。嘉兴春收甚歉。
五月,嘉兴等县雨水过多,低洼田亩均被淹,以桐乡、淳安两县被水较重;天台县近溪田地
被冲,沙石积聚,难以垦复。入夏后,嘉兴又亢旱为灾。海宁自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不雨,七
月初亢阳倍烈,上塘河道干涸,初十日得有大雨,四乡沾足,田禾始勃兴,民心乃安。唯富阳、
天台、开化、建德等县因亢旸日久,高阜田禾无水车戽,苗稼黄萎。十一月二十一日冬至,桐乡
夜半雷雨大作,是日大暖,次日菜花、豆花齐开。是年,浙西郡县多被灾处,诏展缓海宁、嘉兴、
秀水、嘉善、石门、桐乡、海盐、平湖8州县灾歉地亩旧欠正杂额赋,乌程、归安、德清、武康4县
积歉村庄带征额赋;蠲缓淳安、桐庐、富阳三县被水村庄额赋。
资料来源: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十五《祥异》,清光绪《仙居志》卷二十四《灾变》,清光绪
《缙云县志》卷十五《灾祥》,清光绪《梅里志》卷七《蠲恤》,清浙江巡抚刘韵珂奏折,清道光《海
昌备志·附录》,清道光《分水县志》卷十《祥祲》,清光绪《石门县志》卷十一《祥异》,《清宣宗实
录》卷三百八十一、卷三百八十四、卷三百八十七。
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春,天气亢旸,杭州、绍兴两府沿江一带内河几致干涸,外江则因上游雨泽频沾,水未消
减;四月中旬大雨数日,江中水势顿增,沿江一带沙牧各地均被淹没。节过夏至,钱塘沿江淫
雨连朝,内河水又大涨。夏,云和雨雹大如斗,小如拳,树木与屋瓦俱损,伤人畜甚众。五月,
宁波旱。七月,湖州旱,螟食禾。浦江旱,北乡饥民食草根,间有饿死者。诏展缓海宁、嘉兴、
秀水、嘉善、海盐、平湖、石门、桐乡、慈溪、奉化、象山11个州县及嘉湖卫被灾等村屯旧欠
额赋。
七月十二日,丽水夜大雨,山水暴发,田庐多漂没。闰七月初八日,定海、象山夜风雨大
作,永嘉大水入城;余姚海溢;慈溪海啸,大风发屋折木,次日更甚,平地水高五六尺,费象桥石
牌坊及城内外石牌坊半皆摧圮,是夜大雷雨如注,次日始息。二十五日,定海又大水,平地
数尺。
八月初五日,慈溪飓风,猛雨大作,较前闰七月尤甚。初七日,永嘉、乐清大风,晚禾将成
实,悉被坏。初八日,宁波大风雨,东钱湖堤决,余姚大水坏塘,漂没庐舍。镇海平地水高一
丈,慈溪水高六七尺;鄞县水高五六尺,空中见两条龙卷风,太白山崩,水流石罅有血色,崩坏
坟冢无数;奉化飓风拔木,坏民庐无算;象山大风雨吹坏船只甚多。舟山飓势滔天,洞隩、芦蒲
等庄大水漂没百余人。绍兴一昼夜大雨如注,冲决曹娥江塘,河水骤高丈许,近曹江田庐漂没
无算。初九日雨止,十三日水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