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龙港镇志2009
P. 122
- 80 - 龙港镇志
口 1937 人。 耕地面积 802 亩。
都口村 明初两代,其地为平阳县十五、十六、廿五、廿六四都交汇口,故名都口,遂
为村名,辖 7 个自然村。 建政时,为江山乡都口村。 合作化时,为江山乡都口高级社。 公
社化时,定名江山管理区都口大队,1961 年隶属江山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
政村,属江山乡。 2000 年撤销江山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14 户,总人口 1518 人。 耕地面积 994 亩。
寿山村 因地处“鹫山寺”旁,“鹫”“寿”方言谐音,故名。 辖垟心蔡、棋盘、河尾 3 个
自然村。 建政时,为江山乡寿山村。 合作化时,为江山乡都口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江
山管理区五星大队,1961 年隶属江山公社。 因重名,1981 年 12 月,改名寿山大队。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政村,属江山乡。 2000 年撤销江山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194 户,总人口 731 人。 耕地面积 380 亩。
平等办事处
原称平等乡,地处龙港镇南面。 清属 10 都,民国年间属龙江乡。 原乡址驻地张家
堡,解放前地主恶霸横行。 1949 年解放,1950 年率先进行土地改革,民主建政,成立平
等乡,乡名含有“新中国人人平等”之意。 1955 年撤销梧桥乡和宜东乡,并入平等乡。
1958 年公社化时称宜山公社平等管理区,1961 年冬改称平等人民公社,1984 年恢复乡
镇制后复称平等乡。 2000 年撤销平等乡并入龙港镇,改称称平等办事处,2009 年下辖
张东、张西、环河、希贤、仕家垟、陈家宅、梧桥、陈华垟、韩家垟、吴家弄、林官仓、吴兰
楼、余南、余北、施良、孙店、徐家庄、陈宅等村。
张东村 地处张家堡自然村之东而得名,辖张家堡自然村之部分,驻地张家堡。 据
《杨氏宗谱》记载:宋末元初,已有此名。 盖原为张氏世居,后杨氏由北港凤巢辗转迁居
此处,仍沿袭旧名。 建政时,为平等乡张东村。 合作化时,称平等乡张东高级社。 公社化
时,定名张东大队,属平等管理区。 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
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96 户,总人口 1636 人。 耕地面积 693 亩。
张西村 地处张家堡自然村之西,故名。 辖张家堡自然村之部分。 建政时,为平等
乡张西村。 合作化时,称平等乡张西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张西大队,属平等管理区。
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政村,属平等乡。2000 年龙港镇域扩
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377 户,总人口 1325
人。 耕地面积 692 亩。
环河村 驻地横河自然村。 盖境一小河横贯庄前,故名。 因重名,“横”“环”谐音,取
环河。 建政时,为梧桥乡横河村。 1955 年冬,梧桥乡撤销并入平等乡。 合作化时,为平等
乡巨星高级社。 公社时,定名平等管理区横河大队,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