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龙港镇志2009
P. 124
- 82 - 龙港镇志
建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
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15 户,总人口 1669 人。 耕地面积 659 亩。
吴家弄村 据《吴氏宗谱》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已有此名。 相传,其地吴、叶两
氏分别筑宅而居,其间小胡同,吴氏所有,遂以吴家同为村名。 后以音近,讹异为吴家
弄。 辖 1 个自然村。 建政时,为平等乡希贤村。 合作化时,为平等乡新安高级社。 公社
化时,定名吴家弄大队,属等管理区。 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
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
变。 2009 年总户数 254 户,总人口 870 人。 耕地面积 400 亩。
林官仓村 故老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有达官林氏筑粮仓于此,故名林
官仓,遂为村名。 建政时,为宜东乡林官仓村。 1955 年冬,宜东乡撤销并入平等乡。 合作
化时,为平等乡宜东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平等管理区林官仓大队。 1961 年隶属平等
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
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257 户,总人口 956 人。 耕地面积 337
亩。
吴兰楼村 据《吴氏宗谱》记载:清顺治五年(1648)吴氏居此筑一楼房,名吴兰楼,
遂为村名。 辖 1 个自然村。 建政时,为宜东乡宜东村。 1955 年冬,宜东乡撤销并入平等
乡。 合作化时,为平等乡宜东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平等管理区宜东大队。 1961 年隶
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
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2009 年总户数 384 户,总人口 1474 人。耕地
面积 504 亩。
余南村 地处余家墓自然村之南,故名。据《余氏宗谱》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余
氏迁居水浃心(土名满园底),盖以其祖墓于此,爰名余家墓。 辖自然村之部分。 建政时,
为宜东乡公平村。1955 年冬,宜东乡撤销并入平等乡。合作化时,为平等乡宜东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平等管理区余南大队。 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后,建
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
变。 2009 年总户数 501 户,总人口 1993 人。 耕地面积 71 亩。
余北村 地处余家墓自然村之北,故名。 驻地余家墓。 辖其自然村之部分。 建政时,
为宜东乡合理村。1955 年冬,宜东乡撤销并入平等乡。合作化时,为平等乡宜东高级社。
公社化时,定名余北大队,属平等管理区。 1961 年隶属平等公社。 1984 年乡镇制恢复
后,建行政村,属平等乡。 2000 年龙港镇域扩大,撤销平等乡,划归龙港镇管辖,至 2009
年不变。 2009 年总户数 426 户,总人口 1635 人。 耕地面积 577 亩。
施良村 因施良自然村而得名,辖 3 个自然村,驻地下河陈。据《陈氏宗谱》记载:明
万历年间( 1573~1620)陈氏迁此,于施氏庐舍之下筑宅而居,故名下屋陈。 因方言“河”
“屋”音近,遂讹为下河陈。 建政时,为宜东乡施良村。 1955 年冬,宜东乡撤销并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