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6 - 龙港镇志2009
P. 436
- 394- 龙港镇志
成为鳌江南北的木材交易市场。
龙港建镇后,随着居住人口增加,农副产品需求量日增,市场随之形成和扩展。 从
1984 年 11 月建成龙港第一菜市场后,到 1992 年相继建成第二菜市场、水果市场和第
一建材市场、第二建材市场、竹木等 6 个市场。 交易场所也从临时、露天、没有固定场
点,进而在固定场所建起有专门设施的棚架和室内交易场地。 这 6 个市场,总投资 2736
万元,共有建筑面积 11664 平方米,拥有摊位店面 1240 个。 此后,又陆续出现龙港第三
菜市场、第四菜市场、龙华菜市场、河北庙菜市场、海城中心菜市场、龙港水果批发市
场、水产品市场(后因故停办)和龙港副食品市场。 到 2000 年,农副产品市场增至 10
个,其中综合市场 8 个、专业市场 2 个。 2006 年,农副产品市场 11 个,全部为综合市场。
2009 年,共有农副产品市场 13 个,投资总额 2002.5 万元,占地面积 25804 平方米,建筑
面积 25804 平方米,营业场面积 22305 平方米,其中室内营业场面积 13311 平方米,拥
有商铺 62 间、摊位 2408 个。
农副产品市场建立之初,上市多属当地农副产品,规模小,品种单调 。 流通领域体
制改革后,外地优特农副产品流入境内,交易日益兴旺,成交额从 1992 年的 13910 万
元,增至 2000 年的 109120 万元,2006 年为 117475 万元。2007 年起,成交额不再作专项
统计。
龙港第一菜市场 位于沿河南路,始建于 1984 年 12 月,经 3 次重建改建,总投资
340 万元,占地 3464 平方米,建筑面积 3860 平方米。 摊位 328 个,其中固定摊位 288
个,周围店面 40 家。 交易水产品和农副产品,零售为主,批零兼营。 分为猪肉、熟食、水
产、干货、蔬菜、禽蛋、海鲜 8 大交易区,1000 多品种。 经营户 320 户,日上市 2 万多人
次。 市场内建立行业小组、卫生监督小组、消防管理小组以及打假治劣小组等。 场内有
电子扫描、电子显示系统、宣传广播、公用电话、冷藏、餐饮、消防、医疗保健箱和治安警
报器等配套服务设施。 并制订了《市场经营者守则》、《工商预赔制度》等 12 项规章制
度。 1989 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 1992 年起,连续 2 年被评为“全国文
明集贸市场”。 1998 年,被评为浙江首批“三星级规范市场”。 成交额从 1989 年的 2800
万元,增至 1998 年的 6 亿元,2005 年为 4.3 亿元,2009 年起没作专项统计。
龙港第二菜市场 位于洪口路,始建于 1985 年。 市场占地面积 1660 平方米,为钢
筋混凝土结构, 投资 128 万元, 市场所有权归属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 内设摊位 238
个,从业人员 130 人,日上市人数达 0.8 万多人次。 年成交额达 9600 万元左右。 该市场
与第一菜市场一样,将经营商品分为 8 大类,共 800 多种。 市场内建章立制,实行规范
化管理。 1999 年,开展创建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活动。 1999 年,被破格命名为“省三星
级文明规范市场”。
龙港第三菜市场 位于龙港传统鱼货和蔬菜生产、集散地的下埠村,始建于 1995
年。 为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投资为 20 万元,所有权归属县市场开发服务中心。 占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