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197
第一章 机构与单位 ·1129·
第三十五编 文化
1986年之后,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增加投入。先后拆建了文化馆,迁建了图书馆、新华书
店,社区和农村的文化设施也列入了建设范畴,逐渐满足了群众求知、求乐的需求。同时社会的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娱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此外,属于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
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且不乏成果。
1986年~2005年间,武义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物古迹有2
处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源、郭洞古建筑群在发现、保护中开发成武义的旅游亮点。
“明招文化”的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方志的编撰、武义革命斗争史料的征集和宣
传、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都提高了武义的文化层次。
第一章 机构与单位
第一节 行政机构
县文广局
1981年2月,撤文教局,建立武义县文化局。1996年6月,文化局与教育局合并,成立武义县教育
与文化委员会,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文化,内设文化业务科,管理全县文化行政业务。2002年1月,文化
与教育又分开,文化与原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组建成武义县文化旅游局,设一名副局长分管文化,职能
科室为文化科。2005年8月,文化与旅游分开,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统一组建为武义县文化
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后的机构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设有办公室、文化科、广电科、文化市场管
理科4个职能科室,主要职能是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文化广
电新闻出版业的管理、行政许可及行政执法。2005年年底,配有干部9名,均大专以上学历。
基层文化站
武义县基层文化机构是乡(镇)文化站,其性质是民办公助;行政上受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政
府双重领导同时行使上级委托的行政管理职能,业务上由县文化馆负责指导和辅导。1986年,全县34
个乡(镇)均建有文化站,有职员35人,其中17名是国家正式干部;1992年6月,又有7名接收为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