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06
·1138·第三十五编 文化
档案利用效益展览》(1987年)、《庆祝县人大成立十周年图片展》(1991年)、《浙江省革命文化
史料展览》(1991年)、《陕西兵马俑复制品展览》(1992年)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图片
展》(2001年)。
80年代~90年代,在博物馆展厅举办书画、根艺、摄影等艺术类和科普展览20场(次)。参观人
数2万余人。书画名家展览有山东师专的吴远谋、张磊父子画展,西泠印社高级画师潘景友个人画展,
台湾同胞伟升、徐旭阳、吴子胥、张长泓书画作品展和书法篆刻家叶一苇书画展等等。
聚奎园
千家驹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1909年10月11日出生于武义县城,一生著书40余种。耄耋之年,千
家驹表达了向家乡赠送平生著作、本人藏书、字画的意愿。1995年4月,遂由民间发起,通过社会募捐
和企业赞助形式(遵本人“不取政府分文”之意),集资87万元,通过博物馆扩建形式,建造了聚奎
园(群众称“千家驹藏书阁”)。1998年年底竣工,建筑面积2001平方米,同年11月11日,由其本人
和夫人回乡参加了“情系桑梓——千家驹先生赠书仪式”。阁楼设有藏书室与展室。藏书室陈列千家
驹捐赠著作、藏书、字、画、照片5000余册(件),并设有《情系桑梓——千家驹先生生平》小型陈
列室。院门匾额“聚奎园”(院后诰山历史上曾建有聚奎塔)由千家驹所书。2002年9月3日,千家驹
病逝于深圳,其爱国爱家乡的品行和勇于探索、敢讲实话的风范为世人和乡亲所敬仰。骨灰安放于武
义壶山公墓。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
1986年至2005年,武义县电影发行、放映经历了从低走高、又从高走低的发展过程。
1986年之后,国家拷贝发行量和群众需求不断增长。在县城,立体电影、激光电影,特供片先后
引进,同时随着放映场所的增加和设施的改善,观众上座率不断走高,4支35毫米电影队常出现“跑
片放映”。电影价位又随市场经济规律调高,放映收入增加。在农村,集体、个人的电影放映队迅速
发展。1986年,全县在册电影放映单位67支,其中乡镇集体电影放映队48支(16毫米40支、8.75毫米8
支),个体电影放映队15支,其中16毫米的14支,发行收入也增长。1995年,全县电影发行放映收入
是1986年的2.55倍。
1996年开始,随着电视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娱乐项目(卡拉OK厅、歌舞厅、电子游戏等)的兴
起以及21世纪的电脑互联网的大众化,电影观众迅速分流,就是电影爱好者也是通过电视、电脑、光
盘看电影更为经济和自由。电影发行、放映业走向萧条(见下表)。
表35-3 1986年~2005年部分有代表性年份武义县电影发行、放映收入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86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放映收入(元) 614000 975000 1634000 430000 328000
发行收入(元) 285000 460000 666000 — —
合计(元) 899000 1435000 2300000 430000 3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