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7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07
第二章 文化事业 ·1139·
第六节 婺剧团演出
1986年~2002年间,改革后的武义婺剧团面向农村,深入武义县及周边县市为老百姓演出(每年
演出300多场),既获得生存,又促成了一批优秀剧目,拓宽了对外发展的空间。
1985年10月9日应北京市演出公司邀请,在首都长安剧院和中央党校会堂演出《双狮图》、《长乐
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艾青、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戏剧界领
导张颖、马彦祥和首都戏剧名家马少波等先后观看了演出。中央电视台拍摄播放了《长乐宫》、北京
电视台录制播放了《双狮图》电视录像。中央党校赠送了锦旗,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首都戏剧专家召
开了座谈会。归途又在南京、苏州、杭州、金华安排了演出。在京演出和巡回演出中,先后有《戏剧
电影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浙江
日报》等十几家报纸先后发表了评论文章。
此后,又有一批剧目编演成功。1987年新编历史剧《讨饭国舅》获浙江省第三届戏剧节编剧、作
曲、导演一等奖和集体优秀演出奖;1988年由浙江电视制作中心拍摄的《讨饭国舅》、《梨园情话》
在全国播映,《梨园情话》获戏曲类三等奖;1989年《白鲞娘》获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演出二等奖;
1991年《羊角湾的喜事》获浙江省现代戏汇演二等奖;1992年现代剧《鹰之歌》获浙江省第五届戏剧
节演出一等奖、编剧一等奖、演员一等奖,并以超百场演出受到省文化厅表彰;1996年,新编历史剧
《胡公大帝》获浙江省“年年红”首届婺剧节集体优秀演出奖。1998年,武义婺剧团应邀参加新加坡
华族艺术节,演出《画皮》、《双狮图》、《稀奇国舅》3本婺剧大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中国
驻新加坡大使馆的赞许。2001年8月26日,《双忠义》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剧评活动银奖;2002年12
月,《讨饭国舅》由金华电视台拍摄舞台剧,送中央电视台戏剧精品库,并由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映。
2003年2月,县婺剧团改制为民间职业剧团。
第七节 影剧院经营
1986年~2005年,影剧院的经营既安排接待境内外专业剧团和学校的专场演出,也放映电影。其间
先后邀请了乌克兰现代舞蹈团和国内的刘晓庆、蒋大为、潘长江等歌星与影视明星分别作专场演出。
1988年~2001年,又增加了录像放映、开设招待所、门市部等经营活动,期间又筹资50多万元,
对影剧院进行了全面改造,增设了电影环绕立体声、大屏幕投影放映设备,开设了演艺小厅。
90年代之后,影剧院观众上座率下降,至2004年已是收支困难(见下表)。
表35-4 1986年~2004年部分有代表性年份县影剧院经营情况表
演 出 情 况 放 映 情 况
年 份 演出总场数 观众总数 演出收入 放映总场次 观众数 放映收
(场) (人) (元) (场) (人) (元)
1986 — — 20746.72 — — 97698.92
1990 63 50000 74291.00 967 28000 124973.77
1995 55 35000 147035.30 1817 208000 380918.40
2000 42 23497 121460.50 1211 45570 196811.00
2004 553 29500 114846.57 780 14252 613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