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4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84
·1216·第三十八编 人物
公司,先后历任经理、总工程师、党委常委、科协主席兼业余大学校长。调冶金部后,历任统配司司
长,科技情报产品标准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冶金
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以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和冶金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
谢挺扬长期从事工业战线工作,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并曾翻译出版过一批俄文技术文献,为中
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991年从冶金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岗位上离休。1998年病
故时,朱镕基、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徐鹤翔
徐鹤翔(1923—1999)武义县履坦镇履坦三村人,1935年1月履坦履川小学毕
业后,先后就读于金华县立初级中学、缙云私立仙都中学、省立金华师范学校。
1945年2月始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汤溪塔石小学、义乌佛堂省立金华师范
学校小学部。武义县解放后,1949年7月回履坦中心小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他在1950年任履坦小学副主委。1951年2月调任陶宅中心小学主委,次年
春用“突破重点,四面开花”的办法为筹足12所村小的办学经费,是年被金华地
区评为优秀教师。1952年9月调县立初级中学任教,兼任校工会主席。1953年9月任县立初级中学溪南
分部主任。此后一直在武义一中任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既教书又育人,积累了一套培
养学生管理学生的经验。教学上采用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业务上刻苦钻研教
材,结合学生思想进行教学,尤通语法。1963年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参加升学考试学生的升学率达
100%。多次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或先进教师。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武义一中学生贴
出第一张大字报,徐鹤翔被首当其冲点名批判,从此他长期受到批斗和人身摧残。1969年9月被开除公
职,留校劳动改造,只领生活费。1972年11月恢复工作,仍矢志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一视同
仁,悉心培养。他身患二级高血压,常常头昏上讲台。他以“要上好课,先备好课”为座右铭,广泛
收集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1979年11月,退休后仍留校任教。1982年12
月,县委宣传部下达文件对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错误处理给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89年
6月,年过花甲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9月,获中共武义县委、县人民政府“执教四十年桃李满天
下”匾额。1999年在武义逝世。
许东涛
许东涛(1913—2000)又名许澜,武义县白洋街道柳宅村人。16岁从壶山小
学毕业,跟父亲许高寿学过中医,19岁进武义师范讲习所,未毕业便外出南京学
开汽车,1938年初回沈宅小学教书。在沈宅小学他结识了共产党员倪云腾、颜金
元。同年3月由林一心和倪云腾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这期间许东涛先后发展了
沈宅村的杨树才和童庐村的童玉秀等1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许东涛经中共组织决定打入国民党担任流亡的阳山乡乡长,积极开
展抗击侵华日军的斗争,派队伍黑夜摸进童庐侵华日军司令部驻地捉拿汉奸区长
童友明和其他资敌人员,多次袭击侵华日军塘里砩矿、东吴矿区,缴其炸药,破
坏其矿井设备,曾受国民政府通报表彰。1944年2月5日,许东涛领导的阳山乡武装配合国军二三六团
雪夜攻打日本侵略军项村炮台,击毙日本侵略军60多人。1946年,由爱国民主人士蒋卓南保荐担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