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79
第一章 人物传记 ·1211·
1980年平反退休在家。
吴方廉少时就有救国之志,认为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国应走民主法治之路,老百姓
最痛恨的是政府腐败,法律不平等;汤恩伯在抗战胜利后任京沪杭卫戍总司令时,邀请吴方廉任军法
处长(少将军衔),吴方廉婉言拒绝,他认为直接为一方清正廉明解决一些冤案才是最现实且力所能
及的事。1942年吴方廉调任仙居地方法院任院长,由其堂妹夫李×陪同步行赴任。到任后安排李×任
法院执行庭的“执达员”,李×招摇诈骗,向当事人索取送达车旅费用,后当事人向法院控告,吴方
廉接控告信后,立即指示检察处立案侦查,由法院审理,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退回勒索款50
元。此事民间传为美谈,堂妹则怨方廉无亲情。吴方廉嘱其家人多向堂妹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许徇情枉法。但又告诉在家乡的妻子,李×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要多方协助。吴方廉生活俭朴,从
抗战开始后,一直到去世,最好的衣服是一套米黄色的布质中山装。他关心犯人生活,在余姚地方法
院任内,为改善数百犯人囚居一块狭小“看守所”的环境,向社会公开募捐,兴建监狱宿舍,每间只
限四个囚犯,西式平房,并教以技术,使犯人改恶从善出狱后有谋生本领,防止因生活困难所迫重新
犯罪,危害社会。吴方廉198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徐强
徐强(1901—1989),原名徐乙威,武义县白洋街道白溪村人。1916年就
学于武义县立壶山小学,1919年考入武义县立师范讲习所,1920年到浙江省立第
十一师范(处州)求学,1922年在日本东亚实习学校学日语。回国之后,在白溪
小学教书。1927年经倪云腾和邵李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9月3日,徐强
与倪云腾代表武义县委参加浙西特委在桐琴召开的永康、武义两县党的领导人会
议,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于10月10日举行永(康)武(义)联
合秋收暴动。会后,中共武义县委迅速成立秋收暴动总指挥部,徐强任副总指挥,积极参与制订暴动
计划、筹办暴动物资。这次暴动虽未取得预期目标,但对国民党反动派震动很大。
1928年冬,徐强赴上海,后担任闸北区少共(CY)秘书长。1930年7月任中共闸北区委宣传部秘
书长;是年接任原由陈云、严朴分别担任的中共青浦、松江中心县委书记,兼淞浦特委执行委员,
1931年任中共浦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2月受中共中央特科(中央特委)委派赴河南从事兵运和军
事情报工作。1932年通过策反对象惠东升(少将副旅长,北伐时救过蒋介石的命),从国民革命军总
参议杨永泰处获取国民党第四次“围剿”计划和相关军事密电码,为中共中央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32年9月在中央特科(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36年由冯雪峰指定负责中共中央
特科工作,获取日本侵略军侵华期间的御前会议记录、对华作战计划等绝密情报,深为李克农赞许。
1937年又组织成立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1939年至1947年因托派嫌疑在延安被康生领导的中共中央调
查部隔离审查。后经宋庆龄保释,1947年参加山东渤海区土改工作。1949年2月任中共山东省工商部委
员会书记,是年9月任中共济南市工商局总支书记,后又担任南下接管工作的青州纵队政委、上海市
军管会贸易处政委、中共华东贸易部党委书记兼政治室主任。1957年起任上海市第一、第三商业局办
公室主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视察委员会委员。1976年任上海市第一商业局顾问,1983年离职休养。
1985年8月,徐强1939年至1947年在延安受审查的问题得到国家安全部党组的彻底平反。1989年在上海
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