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3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893
第七章 县科学技术协会 ·825·
第一节 代表大会
县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机构是全县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县科协委员会。自1979年第一次科学
技术代表大会召开后,选举产生了县科协第一届委员会,至1987年,已历2届。
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87年11月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251人,来自61个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
乡镇科普协会。大会选举产生科协委员43人,常委15人,王祯钟当选为主席。
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91年11月召开,出席代表383人,来自29个学会协会和34个乡镇科协组织。王
祯钟代表三届委员会作《团结协作,开拓前进,为武义科技繁荣、经济振兴、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科协委员44人,常委17人,主席王祯钟。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96年9月召开,出席代表大会代表359人,代表来自28个学会协会、23个乡镇
科协。王祯钟代表第三届委员会在会上作题为《团结协作、开拓前进,为武义科技繁荣、经济振兴、
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委员45人,常委17人,方关云当选为主席。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召开,出席代表大会代表261人。方关云代表第四届委员会在会上作
题为《团结拼搏,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大会选
举产生科协委员35人,常委19人,徐新友当选为主席。
武义县科协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县科学普及协会,1958年10月撤销武义县建制时,并入永康
县科协研究所,协会组织消失。武义复县后,于1964年成立武义县科学实验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期
间,组织瘫痪,活动中断。1979年4月,县科协第一届委员会于是年4月4日正式成立。人事,经济工作
纳入科委统一管理,业务工作相对独立,对外实行两块牌子的组织机构。
2003年县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协工作的意见》。2003年3月24日召开由县政府牵
头,财政局、科技局、科协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协调会,确定从是年4月起实行科协独立建制。建制
独立后,科协有工作人员3人,下属科技服务咨询中心有事业编制3人。
第二节 科普工作
科协是科普工作主力军,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是科协及其所属团体一项重要任务。科
协为适应农村多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和不断完善的新形势,1982年在泽村乡、大源乡首先
建立乡科普协会试点,而后全县31个乡镇在1983年建立了科普协会,初步形成了全县科普网络的工
作体系。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下达后,县科协就为做好科学
普及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科协整体优势,继续当好科普工作主力军;努力开展面向
领导干部的科普教育,促进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广泛深入开展农科普工作,着力抓好青少年科技教
育,促进跨世纪人才培养;积极做好厂矿企业科普工作,促进职工科技素质的提高;运用多种形式,
增加科普工作的广度力度;促进科技场馆的建设,发挥科普设施的作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完善科
普工作机制,加快制订科普规划。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科学普及法含义、
性质和作用,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社会责任和保障措施。同时更明确规定“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