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8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888
·820· 第二十四编 民主党派与社会团体
“六一”节,分别组织广大妇女、儿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文明健康的大型活动;
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家庭拒绝邪教,妇女倡导文明”
的万人签名、踩街、现身说法、结对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廉内助”评选教育活动和村干部家
属廉贤内助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女性道德建设年”活动,提升女性道德水平。开展“十佳现代文明
女性”、“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的四十佳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制止
歪风,以家庭文明推动社会文明。开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宣传月活动,促进广大公民对新
婚烟法进一步了解。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配合政法系统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向全
县3000多个家庭和青少年发出《远离毒品,关注未来》的公开信和宣传资料。
参政议政 县、乡镇两级妇联抓住党委、人大、政府换届的契机,主动参与并提前介入,积极
向组织和有关领导推荐女候选人。县妇联第十一届期间,全县乡镇人大女代表199名,占代表总数的
17.52%;全县乡镇党代会女代表271名,占代表总数的16.68%,女代表比例位居全市第一。县妇联第
十二届期间,抓住换届契机,联合县委组织部开展公开推荐妇女人才活动,共推荐16名德才兼备的女
青年作为各行业的后备女干部人才;有281名优秀妇女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女支书17名,女村委会主
任3名。到2002年年底,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共配有女干部25名,其中党政负责人2名;县
机关有24个部门班子共配有女干部31名,其中女性负责人4名;机关部门副科级女干部比例从37.6%,
提高到52.8%;全县有女性村党支部委员159名,女支书23名;女村委会委员95名,女村委会主任6名。
县十届党代会女代表61名,县十二届人大女代表37名,五届政协女委员39名,分别占代表、委员总数
的17.7%、18.6%、21.2%。根据县委〔1997〕8号文件,全县各乡镇妇联主席均享受副科级待遇。
科技培训 1986年至1991年,县、区、乡妇联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26期,受培训者39863
人次。1992年至1996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15期,技术比武86次,其中有3360名妇女参加文化
课学习,2013名妇女脱盲;共有58162名妇女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有120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
称。全县有20名妇女被评为省级各条战线的先进,100名妇女获得市级先进,500名妇女获得县级先
进。1997年至2002年,全县启动并实施了“巾帼扶贫工程”,制定了《万名农家女新技术推广培训计
划》,先后开办17个农函大女子班,共举办各种实用新技术培训班1069期,参加培训妇女51065人次,
建立“一帮一”扶贫结对小组1519个,帮助2036名贫困妇女脱贫。2003年至2005年,全县举办种养业、
家政、缝纫、来料加工等各类培训班160期,参加培训妇女7820人次。建立125户女科技示范户,建成4个
“三八”绿色工程,造林46.67公顷折合700多亩,建立以妇女为主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基地189个,2
万多名妇女由此迈上致富道路。1992年至1996年,有245名妇女获得省、市、县致富女能手称号。
维护妇女权益 自1986年建立县妇联法律顾问小组以后,每年处理大量的妇女来信来访案件,据统
计,1986年至2005年,共接待来信来访4975件,结案4750件,结案率达95.5%。并先后开通了“148”
妇女维权热线,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工作站,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实现了从间接维权到
直接维权的转变。
1996年制定《武义县儿童少年事业“九五”发展规划》, 2001年制定《武义县“十五”妇女发展
规划》,将各方面的发展目标纳入了政策保障的轨道。自1997年至2002年,启动了帮助贫困女童重返
校园的“春蕾计划”, 全县共有1034名贫困女童受到资助,发放“春蕾助学款”181594元。2003年至
2005年,经妇联牵线搭桥,共结对女童873名,发放“春蕾助学款”207120元。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
进性教育整改提高阶段,“春蕾助学”工作曾列入县政府20件实事之一,并超额完成。
2004年,县妇联组织拍摄专题片《巾帼创业带头人——郑素萍》,树立下岗女工再就业的先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