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438
第 四 节 经 济 开 发 区 建 设
浙 江 舟 山 经 济 开 发 区 建 设
浙江省舟山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8月建立。2005年12月,更名为浙江舟山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
千米,为省级开发区。舟山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定海区城东经济开发区,受定海区政府领导。1994年7月,归
属市城市工作委员会管理。是年9月,归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2001年12月,划归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
2003年3月,成立舟山市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下辖临港工业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为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2004年8月,组建新的舟山经济开发区,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原舟山经济开发
区(A区)、新港工业区块(B区)和临港工业区块(C区)的开发建设。同时,建立投资服务中心(为自收
自支事业单位)和新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国有合资公司,股份占70%)。
舟山经济开发区依据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编制,突出以港造区理念,依托港口和区位优势,利用各种资
源,优化功能布局,着力打造一个集重化能源工业、粮油、木材大宗货物加工业、大型船舶修造业、机械电
器及船用配件工业和海洋高新技术工业等协调发展的经济开发区。
1992年8月,开发区下辖实业总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开发区域范围位于定海区城东街道,开发初期规划总面积为3.8平方千米,分为A、B两个开发区块。东起石
家岭山麓,西至甬庆村西浦庙,南起海滨,北到马家岙、倒桥一侧。其中B区块是工业区,面积2.5平方千米,
重点发展电子、轻工、纺织、食品、仓储、精细海洋化工等产业;A 区块为商贸住宅区,面积13平方千米,
主要发展商贸、服务业、住宅。A、B区块分别编制了发展规划,严禁3类工业进入开发区。1993年6月,商贸
住宅区(A区)移交给市国土资源局开发经营。
1993年,开发区建设启动,按“小块突破、逐步起动、滚动发展”工作思路,开展招商引资,改善投资
环境。全年引进工业项目21个,建成投产企业6家,实现工业产值140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400万元,相
继编制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分区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内、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和外资企业申请
审批程序,起草上报《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办法》,并出台内部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1995年,鼓励市区
工业企业搬迁舟山经济开发区,加快了工业区企业有效聚集,弘生工业园、天力工业园等相继落成。至2003
年底,滨港区(A区)工业企业总数达60余家,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利税9800万元。至2005年,完成工
业性投资33.71亿元,水、电、道路、码头、河道、通信、污水处理、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1亿元,
开发建设面积2.2平方千米。
2003年3月,计划建立临港工业区,规划面积为21.06平方千米。区域范围位于定海区双桥镇,东至竹园
岗、老虎山西侧,西至老塘山、茅鸦山东侧,南至标准海塘、临港岸线(除特殊用地),北至定岑公路。依
托区位、港口、环境三大优势,依据环杭州湾产业带布局,打造粮油、木材等大宗物资加工和港口物流基
地,建成一个独具区域特色的现代临港生态工业区。是年,启动面积65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投入
3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三纵二横”道路框架。6月,启动临港工业区征地工作。2005年10月,《舟山国际粮
油集散中心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省发改委专家组评审,规划范围位于舟山经济开发区临港区块内,规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