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5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85

公共建筑工程17项,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2004年,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建成或基本建成海音道、岛城路、千岛路(二期)等新城主干道12千米,

               新区首期建设6.35平方千米规划区内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建成杜家岭安置小区,房屋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建成行政中心部分办公楼等公共建筑11.4万平方米;新增各类绿地19.8万平方米;建成杜家岭小区垃圾中转

               站,日处理垃圾能力80吨;同时,兴建胜山安置小区,续建新城时代公寓、金枫花园别墅小区、金海湾小区、
               荷塘月色商住楼,启动桂花城住宅区工程等。全年,新区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
                   2005年2月18日,市行政中心揭牌,市直属行政机关和一些部门陆续搬迁至新区,标志着临城新区将逐

               步成为全市的政治和服务中心。是年,建成港岛路(二期)、海宇道(二期)、星岛路(二期)、千岛路(三
               期)、临经五路、金岛路(二期)等道路6条,总长3.76千米,面积15.66万平方米。完成新城大桥建造,长400米;
               建成金枫花园别墅小区、金海湾小区、荷塘月色商住楼、新城时代公寓等住宅区和胜山安置小区;水务、公

               安、交通、国税、财税、海关、气象、疾控中心、新城中心市场、无线电监测中心、市人民医院(一期)等
               公共建筑也先后全面完成;供电、供水、通信和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与各类房屋建筑同步实施。新区城市雏
               形基本形成。至2005年底,新区建设共征用土地573公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0.41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50亿

               元,新建、改建道路22.51千米、面积70.10万平方米;敷设排水管道73.94千米,其中污水管道长35.06千米;建
               排水泵站7座,排水能力每小时近1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桥梁25座;安装路灯1100余盏;敷设燃气管道45千米,

               供水管道20余千米;新增绿地94.15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95.22万立方米,其中住宅50.6万平方米。
                   舟山市行政中心(主楼)    也称新城大厦,为新城标志性建筑,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
               市级部门办公用房。2002年7月奠基,次年12月15日主体结构结顶,2004年12月装修完毕。中心总占地面积

               34公顷,其中主广场占地10公顷,置喷泉3处及多盏低坪灯;主楼高97米,共25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占地2.5公顷。大楼外观为风帆造型,寓意舟山在新世纪里扬帆远航,蓬勃发达;楼顶大面积绿化,体现着生

               态理念;楼内装有建设设备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会议系统、计算机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闭路电视监
               控系统及防盗警报系统等13项内容,是5A智能化系统的行政办公大楼。
                   金枫花园    2003年11月兴建,2005年12月竣工。东临宝岛路,西至岛城路,南面海天大道,北靠沧海

               道,占地面积7.2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容积率0.41,绿化率40%,建筑密度20.44%。建有
               2~4层别墅60幢,其中独立别墅25幢,双联别墅25幢,多联或复式10幢。共130套(户),每套(户)房屋建
               筑面积150~170平方米不等,有独立车库。






                                             2005年舟山市新城市政道路建设情况
               表3-6-4-1
   680   681   682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