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3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723

公用事业
                   供水    1993年10月,在后宫山水库下建成供水设施,日产5000吨。是年,新挖基湖沙丘沉井2口,日

               产水300吨。同时,水厂净水处理的杀菌由漂白粉改为液氯,水质综合合格率91.3%。2000年,县自来水公司
               引进变频调速、矾水泵等设备,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98%以上。2002年,日产1600吨的海水淡化工程竣工,

               2003—2005年,新增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设备3套,城区日海水淡化总量增加到4600吨。同时,投资864万
               元,在菜园长弄堂水库下游建成菜园新水厂,日供水能力1.76万吨。从此,可确保城区24小时供水。至2005年
               底,有供水管道57千米,年供水总量300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38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92.09升。

                   供气    1989年,供液化石油气企业1家。1994年,供气企业增至6家,家庭用气人口1.7万人,年供气量
               284吨。1998年成立嵊泗燃气管理办公室,隶属县建设局,负责全县燃气行业管理。1999年11月,县房产公司

               与香港永达石油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嵊泗富茂化工有限公司,首次引进外资用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建设晶湾
               小区液化气配套工程。2005年,有供燃气企业4家,液化石油气储罐站2家,经营网点49个。年供气总量1300吨,
               其中家庭用量1200吨,用气户数9200户,用气人口2.27万人,燃气普及率95.38%。

                   园林绿化    1992年6月,成立嵊泗县园林管理处。1992—1995年,耗资400万元,建成岛沁公园,占
               地1.6公顷;2001年,由封闭式改建成开放式。2003—004年,建新区望海广场(一期),占地1.1万平方米。
                                                             2
               2005年,投资500万元,在基湖横栏山兴建“双拥”公园(一期),占地57公顷,为嵊泗首座山林公园。加强住
               宅小区的绿化、美化,新建成的住宅区绿地率30%~35%。至2005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94.4公顷,绿化覆盖面
               积97.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6.3公顷,绿地率28.6%,绿化覆盖率2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25平方米。

                   房屋建设    1989年始,先后开发建设横山、毛家坑、东海花苑、海晶苑等住宅小区10个,房屋建筑面
               积44.1万平方米;新建成广电大楼、华银宾馆、烟草大楼、农贸市场、邮政大楼、青少年宫、汽车站、(新)

               嵊泗中学等一批公共建筑,房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有较大发展,先后建成海水淡化厂、县水
               产品交易市场、(新)县自来水厂等。至2005年底,城区有房屋建筑面积14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95.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

                   城区管理  城建监察  1991年,成立县城建管理监察队。1994年改称县城建监察大队。2002年,成
               立嵊泗县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2003年2月,县城建监察大队划归县城市管理联合执法

               大队。2005年,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760起;其中立案查处134件,包括影响规划122件,影响市容环
               卫、房地产等12件。
                  环境卫生    1991年始,环境卫生全面实行有偿服务。1993年,菜园环卫所改称嵊泗县环卫所。1994年,

               新建环卫监察分队,加强对城区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是年,投资150万元,增添环卫机械设备,新建、改建
               水冲式公厕3座。1995年,投资150万元,新建插旗岗垃圾填埋场。道路清扫保洁,由一日两扫制改为日夜17

               小时跟踪清扫保洁制。1997年投资40万元建成500吨级大型化粪池1座。1998年起,东海路、沙河路实行生活
               垃圾袋装化收集,沙河路成为县城文明、整洁的示范街道。2003年,投资300万元,在西方庵建成垃圾处理
               场,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投资28万元,建成垃圾压缩房。2005年,投资80万元,改造马关垃圾填埋场。是

               年,泗礁本岛城乡实行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至是年底,有环卫职工156人,道路
               清扫、保洁面积20余万平方米;有公厕20座,其中Ⅱ类管理公厕12座,24小时开放。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