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1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1531
第三十二编 人 物
第一章 人物传略
(《前志》已记人物不再重复)
王叔通
王叔通(生卒年不详),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任 县令。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澣奏请朝廷允
准,分 县为 、奉化、慈溪、翁山(今定海)四县,以古甬东境置翁山县,隶明州。王叔通兼首任翁山
县令。到任后在镇鳌山麓筑城池,周长五里,相当于今定海老城区规模,山海形胜,端为吉宅佳地。
陶回孙
陶回孙(约 1229~1276),字元愈,号介溪。定海马岙平石岭人。系农家子弟,自幼爱读书。宋
咸淳元年(1265)选试及第,授芙蓉洲文学。咸淳四年中进士。落笔千言,意趣精到。受行省尚书季
镛举荐,初为平江府淬(知府的佐贰官),未几,任临安(今杭州)尹。
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直逼临安。在南宋存亡关头,抗战派代表人物文天祥、张世杰等
联名上书,主张全力抗元保国。故请三宫入海暂避,自与元军背城一战。投降派却主张议和。朝廷
不战而降。张世杰、刘师勇等将领被迫率部入海,在昌国衢山、秀山等岛募集兵丁渔船,伺机反攻。
时陶回孙为临安府尹,决定募义勇抗元军,民众踊跃响应。但此时陶回孙却不明不白地死了。其死
因,一说是操劳过度暴病而亡,一说是被投降派暗害而死。时陶回孙之子椿卿刚得中解元,知父暴
死,冒着战火去临安奉母,护父灵柩回马岙平石岭,发誓“终身不事元”。
元昌国州守范世昌为陶回孙题书门额“图南”,在州城南建“图南”牌坊以纪念。明代,人们把
陶回孙、陶椿卿、陶垕仲合称“马岙三陶”,甚是景仰。后之“景陶乡”名当出于此。
陶 恭
陶恭(约 1451~1541),字肃之。定海马岙平石岭人。自幼好学,文辞
精湛,却不合时宜,故七试不第。后以岁贡授江西新昌县训导。时,宁藩王
朱宸濠驻南昌,命其为王府教授。陶不习惯王府生活环境,几次请辞不成,
留九年。明弘治十八年(1505),以“吾已见老”为由,作《归田赋》辞归。回家
后,自号翁山樵,怡情林壑,题其堂为“光霁”。对家乡地理塞险、山川优美、
天材之利格外亲切。著有《观光》《归来》等集。时昌国县被废已百余年,其
认为“国必有史,邑必有志,志乃国史之本”,废治后历史不能失落。正德元
年(1506)始,潜心编修《昌国县志》,花 10 年时间。“奔走千余日,访问数百
人,蘸完一斗墨,写成一箩书”,修成《昌国县志》五卷,为舟山历史上最早
由私人编修的一部志书,惜未印行。隆庆三年(1569),陶之孙子陶积(号梅
15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