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鹿城年鉴2018》
P. 43
鹿城总述
鹿城风景名胜表
表4
名 称 简 介
位于鼓楼街和公安路交叉处,是五代吴越王钱镠七子钱传灌(887—941)任温州刺史时所建子城的正
南大门,也称鼓楼,上设钟鼓,下通广衢。原建于天宝元年(907),历经七次修葺,最后一次在清康
熙十二年(1673),拱门系大青砖卷砌,高4米,宽4.7米,进深14米。楼高13米,东西宽27.6米,南北
宽14米,是境内仅存的一座古城楼。1925年旧温属公立图书馆设分馆于谯楼。1928年谯楼辟为民众教
育馆。20世纪50年代谯楼改为二层楼房,长期被有关部门及其家属居住。1981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
谯 楼 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重修,经过修缮的谯楼,总面积为356平方米,四周平台宽敞,外围的花岗岩雕
花护栏与正中的仿清复原的楼阁遥相呼应,飞檐雕栏、青瓦红柱、梁柱粗壮、结构严实,底部用条石
叠筑城门,用大青砖砌成拱顶,高4.20米,阔4.75米。谯楼正门新镌“东瓯名镇”匾额。2001年10月,
谯楼再行修饰。2011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谯楼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展开。2015年6
月,启动温州市子城城墙——谯楼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将建成谯楼遗址公园。除谯楼门洞遗址外,
其余遗址采用回填式保护方式
始建于后晋天福七年(942)。明正德七年(1513),释超印法师重加扩建,住持僧众达800之众。
其时香客盈门,名闻遐迩,与护国寺、嘉福寺、天宁寺齐名,并称东瓯“四大丛林”。清雍正初,
高僧释宿厂、释智顺二和尚夙修天台正教,驻锡于此。智顺和尚是天台宗廿四世传人,雍正十二年
(1734)圆寂于太平寺。抗战期间,国民军暂编第三十三师驻兵于此,众僧离寺,僧去寺空。新中国
太平寺
成立后,太平寺被移作他用。2003年3月,在翠微公园南侧旧址鹿城路812号重建太平寺。新寺于2006
年12月落成,依歇山顶宋式中轴,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般若讲堂、五观
堂、六和楼、住法楼、吉祥处、素食馆、配殿、僧舍等,构造精美,气势恢宏。全寺占地面积2.3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
东塔位于孤屿东峰山,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曾毁于兵火,南
宋绍兴十年(1141)重建。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
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和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十年(1894)始在东塔
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后因故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廊,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
塔顶自然生长一株榕树,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可为奇观。
西塔位于江心屿西山峰,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明、清曾多次
江心双塔
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四十二个檐角悬挂铜风
铃。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塔周围置青石坐凳。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
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1981年,东西双塔被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
年,江心屿双塔入选世界历史文物灯塔百强,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宣布其为世界航标遗产。2002年5月18
日,《江心屿双塔》作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特种邮票中的第二枚,由国家邮政局公开发行。2011
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松台山南麓三角门外,创于唐,盛于宋,是一座历史悠久并有一定影响的古代名刹。“妙果”,
语出梵典,启发人生,含“殊妙胜景”之意。寺正殿殿宇庄严,香火鼎盛,供如来佛祖。联曰;“护
妙果寺 法尊严,怒目看贪嗔痴爱;入门无礼,诚心发阿摩多罗。”二进殿置济陀古钟,俗称“猪头钟”。传
有温州民歌“叮叮当,叮叮当,三角门外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妙果寺里猪头钟”(押温州方言
韵)。山门外原建千佛塔,因年久失修,塔身倾斜,于1952年拓建公路时拆除
在西塔山下东南滨江处。南朝诗人谢灵运任永嘉郡守期间,政暇频游江心屿,常在此观景。唐朝时为
纪念谢灵运而建“谢公亭”。明宣德年间释昙旭募款重修。亭高丈余,六角飞檐,亭内施丹粉、绘兰
谢公亭 蕙。该亭在公元9世纪时闻名海内。唐、宋、元屡有兴废,明、清间又多次重建。今亭为1952年重建,
1977年重修后装饰一新,六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朱红圆柱。1981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
护单位
位于江心屿西塔山南麓,初名“水陆阁”,又称“江上楼”,是一座两层三间木结构阁楼。北宋崇宁
元年(1102)始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寺僧日庵重建,明万历十九年(1591)邑人王叔杲捐
资重修时,据谢灵运(385—433)《登江中孤屿》著名诗篇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句,易名
澄鲜阁
“澄鲜阁”。后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温州解放后,又全面修饰。登阁眺望,群山似屏,瓯江如
练,烟霞聚散,樯帆出没。邢昉《登江心澄鲜阁》诗中有述:“潮争西日去,江逐断山流。莽莽碧玉
合,娟娟绿筱幽。”
鹿城年鉴·2018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