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路桥年鉴2022
P. 181
路桥年鉴
桥。”光绪《黄岩县志·坊市》:“长浦市,在县东南四十 十三、《蒋僧桥》:
里。”《黄岩县水利志·河道》:“长浦河,自石曲唐桥永
宁河分流向东经上管桥,过长浦街南,到双桥与三才泾 旧桥已倒塌,民众行路难。
交会,复东至下管小桥头与一条河交会。最后过二条河、 昔有蒋僧者,公开发誓言。
三条河、四条河、五条河、七条河,直至八条河,全长 终行三千里,劝募整四年。
13.95 公里。”
功德苦行尽,复桥济浦川。
十、《桐屿桥》:
明万历《黄岩县志·津梁》:“张和尚桥、洪洋桥、
县南二十里,两屿齐眉生。 长浦桥、下新桥、盐仓桥,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清光
明代铺司破,清朝街市新。 绪《黄岩县志》同。民国志称“蒋僧桥”。
根据蒋僧桥桥碑记载:原桥毁后,由姓蒋的和尚募
河穿千户地,商列百家门。
捐重修,用时四年完成,故名蒋和尚桥,又称蒋僧桥。
直达路桥镇,官河绕指伸。
十四、《打网桥》:
宋嘉定《赤城志·山(黄岩)》:“桐屿,在县东南二
十里。”《赤城志·桥梁(黄岩)》:“桐屿桥,在县南二十 钱肃镇杭州,唐颁铁券书。
里。”明万历《黄岩县志·山川》:“同屿,在县东南二十 蒙元兴铁甲,踏破宋皇都。
五里,两屿齐眉,故名。郡志名桐屿。”清光绪《黄岩县
志·公廨邮舍》:“桐屿铺,在路口铺东十里。”光绪《黄 钱氏逃东海,随身失宝物。
岩县志·坊市》:“桐屿市,在县东南二十里。” 渔人闲打网,喜获十斛谷。
按:桐屿桥跨南官河。民国 27 年(1938)疏浚南官
河,因桐屿街一段两岸都是民房,无法浚深,遂于街后 打网桥在路桥区峰江街道打网桥村。《光绪黄岩县
另辟副河。20 世纪 90 年代,对南官河桐屿街段进行改 志》:“打网桥,在四十一都,相传钱王铁券没此水中,
造,加宽桐屿街段河道,填平街后副河。 后为渔者网得之,故名。”
此事曾载元末陶宗仪的《辍耕录》,大意是:临海钱
十一、《双庙桥》: 王后裔拿铁劵给陶宗仪看,说是在元代后至元二年在黄
岩南泽库水中一渔人网得一瓦片,用斧头去斫它,发现
村南双福庙,庙外有双樟。 是铁的,就把它抛弃角落里。一村学究听说过赐铁券事,
庙树上千载,祐民皆吉祥。 就以铁价买下来。后来临海钱叔琛的哥哥得到消息,用
十斗谷买回来。这铁瓦片就是“钱王铁劵”。原来元兵南
迎来新世纪,百姓建新梁。
下灭宋时,钱王后裔带着铁劵南逃,却于路上把铁券逃
两岸相对望,多姿锦绣乡。 丢了。
钱叔琛说在泽库网到,并不准确。清代中叶泽库学
民国《黄岩县新志·黄岩县甲种桥梁概况表》:“(路 者戚学标考证后,确认不在泽库,是在保全的打网桥,
院乡路)双庙桥(联洋乡双庙,跨山水泾,路院乡路)。” 他在《台州外书》写道:“黄岩南有打网桥,相传因获铁
21 世纪初重建双庙桥,桥北为居民小区,桥南为双福庙 券而名。”晚清黄岩学者王棻也写道:“打网桥在白峰南,
及古樟。 水亦通泽库。”
按:双福庙旁的两棵古樟,树龄均为 960 年左右,
为国家一级,树高 20 米,胸围 790 厘米,冠幅东西 20 十五、《新桥》:
米、南北 20 米,平均 15 米。生长环境良好。
千年传古镇,百世泛崇光。
十二、《白枫桥》:
管姓迁元季,庐居环水庄。
天寒梅屿晓,枫树白头老。 双桥朝野绿,宅屋爱吾芳。
国珍起元末,陈恢举兵讨。 为后生才俊,开创扶雅堂。
枫桥不承战,败陈避山岙。
宋嘉定《赤城志·桥梁(黄岩)》:“下新桥,在县东
瑟瑟白枫河,谢铎曾凭吊。 南四十五里。”“新桥,在县南四十五里。”
《新桥管氏宗谱》:“其以新桥名者何?邑之水自西北
白枫桥又称白峰桥。宋嘉定《赤城志·桥梁(黄岩)》: 趋东南三十余里,至浦口歧而东,又迤逦而七八里通十
“白峰桥,在县东南五十里。”梅屿又称梅家山,在白枫
字泾,得大桥二,西曰上新桥,东曰下新桥,二桥之间
桥西。《路桥志略》:“梅家山,在白峰山东二里,巉岩层 成里居焉,遂以名其址。”
叠,作三角形,相传汉梅福尝居此,故名。”
明万历《黄岩县志·人物·一行》:“陈恢,字广仲, 十六、《盘古桥》:
元末方谷珍(国珍)兵起,恢聚乡族御之,不胜。方诱
以利,辄骂不绝口。与战于白枫河,又不胜,退入山中, 混沌未开蒙,大地难有主。
忧恚成疾卒。(论曰:方氏在胜国,犹陈王之在秦也。而 新桥立古镇,百姓来相聚。
恢顾亢之,何与?夫恢知有元而已,夷夏之坊,奚以责 两宋蒋姚秦,继来周管李。
之?一行者哉。)”其后谢铎有《白枫河》诗吊其事。
苍苍盘古桥,架在镇南浦。
第 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