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路桥年鉴2022
P. 185
路桥年鉴
兄国璋、弟国瑛居台州,侄明善居温州,留弟国珉为副 方国璋仓卒应战,力杀十数人而矛折遇害。二十三年十
手。 月葬于临海涌泉,元追封越国公。
十八年(1358),元向张士诚、方国珍征粮,方国珍 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月,方国珍弟国瑛、国珉,
备船到浙西运米。 侄明善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十九年(1359)正月,国珍以朱元璋势大遣使奉书 方国璋有子三。长明巩,省参知政事。次明敏(方
献金带于吴(吴国公,即朱元璋)。三月,国珍遣郎中张 行),自小习武读书,勇力过人精骑射,跟随方国珍转战
本仁以温、台、庆元三路献于吴,且以其次子关(即完) 浙东。至正十七年,方国珍奉元廷命攻张士诚,方国璋
为质,朱元璋命关返还。九月,朱元璋遣博士夏煜授国 与方行分兵攻入太仓,元廷授方行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
珍行省平章等官有差。十月,元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 又升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末明伟,浙东道宣尉使签都元
章政事。十一月,(朱元璋)遣夏煜等往谕之。国珍接受 帅。
朱元璋封职才一个月,又接受了元廷封他的江浙行省平 方国珍的长子方礼,明授宣武将军广洋卫亲军指挥
章政事的官职。 使,好学有文。子完(关),明忠头校尉虎贲卫千户所镇
二十年(1360)五月,方国珍、张士诚运粮十一万 抚。
石至大都,方出船,张出米。
二十五年(1365)十月,元以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 【方国珍与家乡发展】 方国珍安定了台州、温州、庆
相,开省庆元。 元(今宁波)后就致力保境安民,休养生息,鼓励农工
二十六年(1366)十月,元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 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
丞相,弟国瑛、国珉、侄明善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未 浙东可谓天堂。方国珍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
几,进国珍太尉。 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
方国珍亲自指定兴建庆元府学堂,方国珍谋士刘仁
【坐镇三州,保境安民】 至正十五年至十七年(1355 本主持兴建黄岩羽山文献书院,仙居儒学也是在方国瑛
—1357),方国珍占领庆元、温州后。按当时的情况,除 管辖期间下重修的。
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外,方国珍也算得上一支 元末台州一带连年灾荒。方国珍割据后,修了大量
势力强大的义军。同县章子善来游说:“足下奋袂一呼, 海塘。占领庆元后,方国珍了解到上虞县海堤年久失修,
千百之舟、数十万之众,可立而待。溯江而上,则南北 水淹成灾,带领谋臣沿江察看,下令改用石砌海堤,修
中绝,擅馈运之粟;舟师四出,则青、徐、辽海、广、 成后成为一片沃土。
瓯、越可传檄而定。审能行此,人心有所属,而伯业可 浙东是水网地带,百姓往来不便,国珍命令大修桥
成也。”公曰:“君言诚是,然智谋之士不为祸始,不为 梁,仅路桥就修了六七座石桥。现在还留下“三衙桥”
福先,朝廷虽无道,犹可以延岁月;豪杰虽并起,智均 (在泽库附近)和“四衙桥”(石曲西南),洋屿有四府桥。
力敌。然且莫适为主,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 同时,方国珍重视经商贸易。方国珍起义时,有庞
也。愿君勿复言。”子善谢去。他一面与朱元璋联系纳贡, 大的海上船队,与日本有贸易往来。他曾会见朝鲜半岛
一面又做元朝的大官,拥兵自重。 新罗国的使臣和商人,将家乡织造的土绢、土布、草席
方氏兄弟虽处群雄角逐、天下扰攘之际,却起用元 及晒盐技术介绍给新罗人。至正十八年(1358),方国珍
进士刘仁本,在黄岩建文献书院、在宁波修庆元路与定 两次派使者向高丽贡献方物,二十四年献沉香、弓箭及
海儒学、重建灵桥、兴修上虞五乡水利。 《玉海》《通志》等书籍,次年又两次派去使者。新罗人
也将本国出产的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带到台州。
【归降朱元璋】 吴元年(1367)九月,朱元璋命朱亮 方国珍在台、温、庆三路保境安民十几年,避免了
祖进攻台州,方国瑛失败,奔黄岩。十月,朱亮祖兵至 战争的祸害,代之是发展生产和贸易,大大改善了浙东
黄岩州,方国瑛遁海上。朱亮祖进克温州,方明善挈家 经济条件。根据有关统计,元末江浙、江西、湖广 3 行
逃走。朱元璋命汤和攻庆元。方国珍遁入海岛。十一月, 省人口,竟占全国人口的 83.73%,而对江浙行省,最没
朱元璋命廖永忠等自海道会汤和讨之。十二月,方国珍 有战祸的就是浙东三路。今日,台州地方,特别路桥的
使其子关(明完)奉表乞降,朱元璋允许。方国珍率其 富庶,与 650 年前方国珍保境安民、励精图治,不能说
弟国珉等见汤和于军门,汤和乃送方国珍等赴师。时明 没有一点关系。涩水有诗咏国珍《洋屿起义》:
太祖得国珍降卒九千二百人,水军一万四千三百人,官
吏六百五十人,马一百九十匹,海舟四百二十艘,粮一 洋屿青青出海精,挥锄带领掘元坟。
十五万一千九百石。 王林洋畔不华死,五虎门前只班擒。
洪武二年(1369)十月,以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 保境三州兴水利,修文东海续兰亭。
不至官,食禄于京师。 方家垷上英雄出,留待乡亲话到今。
洪武七年(1374)三月,方国珍卒,葬于南京城东
20 里玉山之源。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作 (彦达编)
《故资善大夫广西等行中书省左丞方公神道碑铭》为祭。
陶宗仪故乡
【方氏家族】 至正九年(1349),方国珍降元后,元
朝廷封二兄国璋为仙居县丞,由于他“民间利病素所习 【陶宗仪】 陶宗仪(1322—1410)是元末明初大学者,
闻,断案治狱,民悦吏服”。后方国璋为元朝从海道运粮 集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于一身,还涉及民族宗教、科
有功授为千户,后又升为万户进为通奉大夫为都元帅。 技工艺、语言文字等学科,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至正十六年,国璋为衢州路总官。十八年又升为荣禄大 他编著的书籍极其丰富,是浙江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到
夫、江浙行省右丞。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攻下金华, 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断使用着他所编著的史料。
其部下苗军杀主将胡大海,持其头来献。方国珍反对招 【少年与出游】 陶宗仪,字九成,清洋陶(今属峰江
降纳叛,遣兵警戒。苗军于二月十二日夜四更围仙居, 街道)人。宗仪的父亲陶煜学问渊博,年轻时出游天下,
第 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