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409
·37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后,组织几十位木雕高手,用香樟木精心雕就了这 50 尊帝王像,于 1989
年 9 月自天台山“起驾”,首站“出巡”新加坡。11 月 1 日举行了展出典礼,
受到新加坡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当地 500 多个公司和团体送来了
花篮,600 多位代表出席了典礼仪式。新加坡经贸发展部部长庄日昆和中
国驻新加坡商务处副代表杨柏森亲临典礼致祝词。历时 3 个月的展出获得
圆满成功。
中国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在世界上实属罕见,但当代却没有华夏杰
出人物雕像馆之类的机构,为了填补这一历史空白和进一步展示长达五千
年的中华文明史,1999 年,汤春甫决心筹资制作大型群雕《中华历代名
人像》。他在专家的协助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典籍,收集了 210 多万字
的文字资料,最后选定 1000 多位中华杰出历史人物作为雕制对象。所选
人物的时间限定在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清末民初。人物包括历代重要的
帝王、部分有影响的后妃、政治家、哲学家、农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化学家、医学家、水利学家、地理学家、药物学家、天文学家、建筑学家、
教育家、艺术家、文学家、军事家、语言学家、史学家及一部分能工巧匠
和杰出女性。
《中华历代名人像》群雕追求人物个性,如孔子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的哲人风采,秦始皇统一天下但又独断专行的帝王气概,屈原忧国忧民、
孤傲正直的崇高气度,王羲之潜心书法、如痴如醉的“书圣”情状,苏东
坡才华横溢、体察百姓的豪放性格,辛弃疾嫉恶如仇、奋起抗金的爱国主
义情操,徐文长蔑视权贵、惩治富豪的艺术家风范等无不在雕刻中力求给
予表现。作品还根据每人不同年龄和身份,施以不同的处理手法,或威严
肃穆,或温文尔雅,或活泼开朗,或老成持重,有的在细部上十分用心,
如表现须眉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其雕刻得有棱有角,即使是发型、头
饰、革带、衣履等细节也多讲变化,构成了动与静、局部与整体、分析与
综合的律动关系,展示了“中华文明”这个统一的雕刻主题,体现了辉煌
磅礴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文化艺术魅力,取得了动静相寓,浑然一体的整
体艺术效果。
自 1976 年至今,近 30 年来,天台山中华佛教城已造像 5000 余尊,
正文.indd 374 2017/10/31 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