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389
· 374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四 · 375 ·
以守江东日它路粮运留境上,降官一等。五年正月,上章请老,命未下,以二 人。公之先,自建武二年,繇彭城来朱方,居官堂城。七世祖仕吴越,官于信安,
月四日卒于镇江居第之正寝。诏赠正奉大夫下两浙转运司助襄事。公夫人曾氏 死葬西安县清平原,因家焉,号官堂徐氏。公之曾大父,初以儒术起家,为郎
先卒,赠信安郡侯淑人。子二人,曰樗,曰栎,皆承务郎。以某年某月某日葬 出使,有指子孙继登进士第。
公于镇江府丹徒县黄杜村马鞍山之原,少师墓后。 公独慷慨沈固,喜读司马兵法。熙宁初置武士举,赵清献公表言公能。会
公以高明之姿,纯正之学,敏达之才,自经术政事、文词字画、养生之妙、 丁通议公丧,不果西。清献于通议姑子也,才以内举,人服其公。元丰中入武学,
方外之理,皆意出人上,自以无前,一时交游,号为第一。然其高心独见,常 累试出诸生右。廷试策用字犯昌陵嫌名,财得三班借职,调台州海内松门巡检。
糠粃文词有不足为之意,故应酬落纸,初不留顾。公没,家集其文才得三十卷。 高丽遣使朝,大风失道,漂至松门海上,使人问涂,将出天台以西。公曰:“使
至于友爱惇睦,轻财好施,轩豁无隐,又出天性。公既通显,即买田乡里,疏 者受命趋四明,今天子之命使与夫导候饩馆咸在,敝邑不豫戒,其敢越官以共
宗群从,均济若一。凡戚属之贫无告者,赴之如归。至治命犹曰:“妹侄之嫠孤者, 事。且使者入吾疆,关尹不闻,导候不先,而欲创历二州行千里,无乃不可乎。
廪给如故。”中年遇方士授以要诀,常专气葆神,燕坐翛然。然事至不留,不 由是转四明,海道径易,商旅所安行也,使者图之。”夷人愧去,如公言。迁
为颓惰苟简,故出屏藩翰,入赞尚书,知无不言,事无不理。初得九转丹诀练, 三班奉职,调建州浦城县尉。会差役法行,闽俗户知书,其被差为乡兵者,大
养十有五年。晚于大茅峰建洞阳庵,延道士沈若济守之,丹未成而公逝矣。然 抵举子也。公谕使雇人以代,县令以为言部。使者至,面质公曰:“尉沮格耶,
行年七十,须鬓蔚然。自初疾至病,未尝困卧。属纩之日,呼家人理后事,具 何敢尔?”公言:“乡兵所以卫,不然,折奸宄。今用书生操利挽强,猝与寇贼遇,
遗表,整衣端坐如假寐者。议者以谓其平生自强,虽大期至,不为变屈,是诚 无幸也。又程督有稽怠法,当杖则为废终身。今户出一夫,是即差耳,安用问
足以过人矣。其遭时事,主出入,进退岁月,事实可考,如右谨状。宣和五年 所从来。不废尉职可矣。”使者更叹赏。县有杨倜父子,持吏短长横一邑。会
三月日,从表侄朝奉郎尚书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程状。 公行令事,倜有所诉不直,公命驱出,籍其积犯若干条,上府请置法。按捕甚
急,倜走死延平,其子乞公去,不敢归为人害。哲宗登极,恩迁右班殿直,为
故武功大夫昭州团练使骁骑尉徐公行状 温州海内莆门巡检,迁右侍禁。砦当海道,商贩所往来,至则发赂,砦卒以为
常。卒分财不平,相告言辞及公。事骇闻,部使者即具奏请传重,比既验治无
曾祖,故任尚书屯田郎中、陕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实状。坐前旨废,公诣阙请置狱辨治。会吕观文帅鄜延,知公之能,又闻狱事
祖,故任朝散大夫、太子中舍、赠太常少卿。 曲折,取以为第二部将。会讨西羌,战大吾堆,斩获中率,迁左侍禁。又以明
父,故任中大夫、尚书屯田郎中、赠正议大夫。 堂川大沙堆战多,超迁内殿崇班至供备库副使。上登极,恩迁西京左藏库副使。
母御名氏。永寿县君、赠永嘉大宁华原郡太君、改赠太硕人。 积吃罗铁壁及田家流轻清泊等功,超迁皇城使。田家之役,公与刘法部二千人
衢州西安县人,年六十二。 与贼遇。公曰:“彼众倍我,要当以算胜之。”则分军为四,一军据山,一军临
公讳量,字子平。徐氏系出帝高阳,自柏翳受封有虞,得嬴姓。其子若木, 河堧,余军左右进。羌人易之,直贯二伍,中兵奋夹㢁之。贼溃走,临河军逐
别封于徐。传三十二世,至偃王诞,以仁义怀拊其人。时周天子倦于勤,乘八龙, 之,据山军逆之,斩获自倍。方战酣,刘法陷覆中,重伤坠马,公驰救,格数
徜徉海外,诸侯无所归,相与朝徐者三十六国。周天子闻之,惧,归与楚谋伐 十余人,以刘法还。是日,凡七遇皆血战,不暇食饮,因得上气疾。吕观文罢府,
偃王。王义不以所养害人,大去其国,徐人从之武原之下,又国焉。章禹不竞, 公终更赴吏部铨,得监黄州岐亭镇。后帅治冒赏事,以番休士卒,坐家奏功不实,
子孙散四方,因以徐为氏。至汉乐出无终,上书论事有名。武帝时,穉处豫章, 又不觉所部移虚级,削秩八等,为供备库副使。崇宁元年,除环庆路备将,未至,
眇然穷巷,有公辅之望。在魏曰干,在梁曰陵,皆以文显。唐世益大,嗣有闻 徙泾原延帅,得罪去。覆治冒赏事异前,复皇城使、泾原第九将,兵屯静边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