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2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392

· 378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五           · 379  ·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五                                                                                       倘一切罢之,则神宗皇帝息民裕国之政具在,守而勿失,可以有余。某愚无知,

                                                                                                              妄陈管见,谨具申县衙,伏乞备申使州,伏候裁旨。谨状。
                                                                             信安程俱
                                                                                                              乞罢著作佐郎恩命申尚书省状


                                             状札一                                                                  右某今月十五日,准尚书省札子节文。八月十一日,三省同奉圣旨,除某
                                                                                                              著作佐郎。某疏远小官,罪戾之余,久伏农圃,涵泳皇泽,期毕此生,敢图圣
                                                                                                              朝弃瑕录用,非某糜陨所能报塞,固当竭蹶奔命,以效犬马之劳。然伏自惟念

             吴江县申乞准赦放秋苗议状                                                                                     某愚钝迂憃,一无所长。忧愤以来,心志耗落,穷独贫病,因以早衰,收置朝廷,
                                                                                                              何所裨益。而况著作品秩虽卑,实古太史氏之职。所修日历,言动兼载,细入
                  今月某日,户案手分将到文引通签准使符准转运衙牒,催索去年苗米事。                                                            毕书,是以选择必精,职任亦重。又况某昔年备员东观,更历岁月,纂次无几,
             右某伏见圣主初临宝位,思布惠泽于天下,故赦文内将应干积欠并行蠲放,以                                                               尸旷已多,岂容冒荣,更尘史属。方圣主焦劳侧席,懋建中兴之业,群能著职,
             至去年秋苗亦行放免。宣赦之日,百姓闻之皆稽首感忭,欢颂之声如出一口。                                                               总核名实之时,而某以疵谬之迹,无用之才,加以衰瘁,玷兹盛选,义不自安。
             寻已翻黄张挂及行下乡村,晓示人户。今来旬日,乃复催索。不惟使皇泽不下                                                               所有新除著作佐郎恩命,伏望钧慈,察其恳诚,特行敷奏,许赐寝罢。除某一

             于民,亦何忍使圣主即位之初失大信于天下,非小故也。况去秋苗米,富家上                                                               宫观差遣,以安愚分。
             户必已于上中限内送纳入官。今来已入末限,欠苗米未纳之人,多是残零或贫
             氓下户力未能及者。此尤仁政所当先及者,乃不被覃霈之恩。又况所得无几,                                                               乞许六参官赴二十六日起居建炎三年二月随驾初到杭州
             徒格上恩,且伤国体。某窃以谓,准赦蠲放,乃为得宜。所有文引,难以书押
             行出,谨具议状申县,伏乞备申使府,伏候裁旨。                                                                               某窃闻已降指挥,二十六日朝殿。契勘当日,不系六参日分,切缘六参官
                                                                                                              及望参官,自此月已来,车驾戒行在道,久阙常仪。况艰危之后,驻跸之初,
             吴江回申讲求遗利状                                                                                        始御朝殿,不胜臣子之情。欲乞特降指挥,六参官及望参官并赴二十六日起居。



                  准县牒,备准使府,准转运衙牒,准省符云云。                                                                       省官奉圣旨令都司勘当以闻
                  右某窃谓财用之在天下,譬之众川之水,猪之万顷之陂,决漏既多,干涸
             可待,乃欲崎岖回远引线脉之流以益之,不如塞其陂之决漏而已。今诸路赋入,                                                                  窃见元丰官制,行在京职事官不尽除足。至绍圣间,六曹郎官犹通轮宿直
             则众川是也;万顷之陂,则总计是也;决漏如江,则无艺之费是也;崎岖回远                                                               此可见。崇宁以后,当国者好夸喜权,省曹、寺监、郎官、丞簿始皆除足,馆
             引线脉之流以益之,则讲求遗利是也。所谓无艺之费,某疏远小吏不能尽知,                                                               职至数十人,既冗则滥,官益以轻,事不加治。况今艰难危蹙,主上方当拨乱

             徒见顷年以来,纲运自杭而西以过县境者,有曰明金生活,有曰佛道帐殿,有                                                               创业,决策西向,以马上恢复天下之际,尤非崇虚饰、备冗官之时也。朝廷耗
             曰花石者,挽舟之卒所支口券米,岁无虑若干千石,计工无虑若干万夫,家粮                                                               府库、捐爵位于窘匮扰攘之中,进一士必得一士之用,具一官必有一官之实,
             借请之数不与焉。然比造作之费,曾何足道。窃以谓,天下无艺之费如此类者,                                                              然后可以有为也。愚窃以谓,其职事官之不急者,当阙而不除,或令剧易相兼,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