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3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403
· 388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三十六 · 389 ·
前所陈,而误蒙知与,亦异伦辈,是以忘其罪戾,敢献区区之诚,非欲明公永
寄李枢密论事札子 无忌嫉颠沛,全身保位而然也。
某观今艰难之时,其德义才力足以任大事、卫王室、赴斯人之望者,非唯
某昨者伏闻朝廷远驰召节,允副具瞻,尹正王畿,进职秘殿,有识欣赖, 驽鄙所窥,实在左右,而有识之士皆然,古人所谓身安而国家可保者,非特为
隐如长城。属寇入已深,中外隔绝,大变猝起,二圣北征,率溥之情,痛愤难过。 明公计也。是以僭易有言,伏俟谴绝。方今天下,譬如人身,五脏久虚,忽得
况硕德纯忠,股肱柱石,其为痛愤忧灼,何以堪处。幸天命人心未忘有宋,今 大病,危困之极,赖元气尚在,蹶而复苏,正须所服汤剂,物物中病,所进饮食,
皇帝适以元帅总戎于外,德业隆重,四海乐推,聿承大统,宗庙社稷,华夏生 一一适宜,不使少失平和,不可少有伤忤,倍万调护,然后可望复安。此正主
灵,永有依归,幸甚。传闻车驾驻跸南京,或云亦已遣兵肃清宫阙,或云方议 上宵衣旰食、焦劳尝胆之时也。然主上初即位,谅谦恭退,托委任大臣,则安
巡守江淮,料须及时早定大计。缘今已是深夏,更数日即是六月节气,不数十 危治乱之机,中外诸巨公之责也,非至公至仁、至勤至俭、深思远虑,未有能
日,水冷草枯,谅惜分阴,当无旷日,此正主上大臣焦心尽瘁、尝胆枕戈之时 济者也。非如诸佛菩萨、禹稷孔孟用其心,亦未有能济者也。窃有愚款思布于
也。伏想亟趋行在,摅发庙谟,惟时几以佑圣主,使宗社永固,皇业再隆,天 诸公,则罪废之余,加以久病,誓不求闻其身,欲隐而不藏,其狂言将为不知
下各安其生。某得长守丘园,与蒙膏泽下情,无任翘企之至,不敢具状以尘钧 者之所疑诮矣。然念世蒙国家涵养之恩,又尝食郎吏之禄矣,驽懦无以图报毫
览,辄具札子,少叙悃诚,伏幸赐察。 发,又况天下无事,藿食者与蒙其福,天下有事,涂炭先之,故不胜感慨激切
某窃以前年虏人犯境之初,宰执侍从如竹苇林下,至郎吏小官震动失色, 之心,布于左右,亦冀此言稍闻于诸公,虽得僭越狂妄之罪,不敢辞也。
而明公以一太常少卿,忠智奋发,惟国大计,感愤激切,言与涕俱。当是之时, 王蔡之所以为相,固诸巨公之所稔闻而深戒者也,若徒知王蔡之罪而不变
止则天下是念,曾身之不暇恤顾,岂有贪功怀利之心哉。开宝话言龙,天实在 王蔡之术,未见可以弭乱也。大臣之患,莫大于怀利而患失。苟利于已,悖理
此。固某之所以叹息面赞,自愧驽懦者也,虽罪废之中忘其取祸,切切为人感 不恤也,越法不恤也,伤财不恤也,害人不恤也,败国事不恤也,积而至于无
慨称述者已。然当是时,明公以疏远,一旦为上画策,如数一二。任国大事, 所不至者,皆怀利患失之故也,而不知利之所以为害也。今艰难陧杌如此,固
奋不顾身。旬日之间,位冠枢府,中外之望,顿重益隆,此固古人之所甚畏者也。 非怀利患失之时也,诸巨公固非怀利患失之人也,此一事无可虑矣。然而大臣
夫大名难以久居,骤贵众所深忌,而又以疏远之士,一旦谋画,忠勇遂盖在廷 之患,又莫大于怙权而好胜者,不可不察也。人臣初孰不欲言听计从,久安于位,
之臣。呜呼!斯亦危矣。虏退之初,某在南徐,客有诵明公谢表者,其言实壮。 无所取疑于上者,而肯取怙权之名哉。积好胜之心而不已,必至于怙权也。何
而某愚不晓事,虽对客叹仰,而心窃为左右惧焉。他日东下,士于是有以矜伐 以言之?进一人焉,建一事焉,初亦漫耳,同列偶有异同,台谏偶有论列,于是,
自任斥明公者,某窃恨之。高明安得有此,殆不知之过耶?夫任大事、立大功, 所进之人迁之愈骤,所建之事行之愈力。我之所进,虽小人而众所不与,必力
望实盖人,可谓处甚危可畏之机也。非示之以不能,持之以谦退,求无嫉忌颠 援之,亲戚厮役不遗也。我之所恶,虽君子而时之彦也,必显挤之,芥蒂不置
沛,不可得也。观龚遂治渤海,其功亦微耳,而王生教以诡对。淮阴侯下赵, 也。是不惟出于好胜而已。意天下以己为言不行也,意天下以为眷弛而权去已也,
方北面师降虏而问计策,其下而取之,所以尽其力也。况以能问不能,以多问 故极力而救之耳。如是,则无非一己之私者,君之威福,事之是否,国之安危,
寡,询于刍荛,乐取诸人以为善,固明公之所厌饫者。已使其人与其言可用固 果安在也?人臣而有怙权之名免于祸者,鲜矣。是不知好胜所以为大不胜也。
善,即不可用,何损于才略威望哉。愿观文坚前日忠勇奋发、忧国如饥渴之心, 大臣之患,莫大于争能而护短者,盖不可不察也。大臣之于国,譬之操舟。
而加古人深崇退抑之意,则朝廷有柱石之赖,而天下蒙帡幪之赐矣。某钦向之, 今者,中流遇风波之时也,苟可以济,不问其力之出于我欤?出于彼欤?谋之
素固非一日。伏自昨者,数奉光仪,益窥器业之大,德义之美,倾颂之切,如 出于我欤?出于彼欤?求于济而已矣。舟一败,吾肉且为鱼鳖食,何人我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