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00
· 09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七 · 097 ·
学士戴花。” 内庭侍从惟学士多不名呼。俄有中使数人遽至,与迥及一二同僚戴之, 三
观者无不竦动也。前代加宠词臣,有以宝装方丈赐食于前,则尝闻之矣。岂谓 上宣示公曰:“闻卿居第甚陋,朕密令计之,官为修营,其间更系卿意增
亲承日月之照,待以王公之礼,何幸会之深欤! 损之。”公顿首曰:“臣所居,乃先父旧庐,当日止庇风雨,臣今葺过已甚矣,
三 每思先父,常有愧色,岂更烦朝廷?”上再三谕之,公力辞,乃止。并见《名
大中祥符、天禧之间,迥当宿直,方甲夜,奉召赴内东门,上御面东合子 臣遗事》。
坐。起居讫,升进次,宣索坐物,执事者迭青墩于御坐之东北隅,方命坐,而
上语及,遽起侧立以听焉。示谕令草诏,今忘其所诏之事。恭受宸旨毕,命复坐, 礼遇词臣
饮茶而退。却行才逾阈,上宣言曰:“将蜡烛与学士照路。”俄有中使就御前拔
取列置密炬之一,其围径甚大,中使执之前引,出内东门,付于本院引接人吏。 真宗好文,待遇学士尤重,王钦若召见最频,其后晁迥、李宗谔、陈彭年、
古之赐金莲烛,其若是乎?上周知故事,善视迩臣,多此类也。并《金坡遗事》。 王曾、李维数人,皆被恩遇。惟演再入院,天禧四年间,屡蒙召对,或龙图阁、
滋福殿、承明殿,洎宣和门之北合子,皆从容赐坐,移刻而出,其言议及奏对,
王文正 此略而不书。又常令中使密至院门,询吏云:“今日谁直?”然后召之。见《金
坡遗事》。
上宣谕曰:“朕尹京日,卿弟旭宰属邑,有廉干之称,可委以繁使。”公对曰:
“臣待罪宰府,恐公议非便。”上曰:“前代父子兄弟,并处贵位者多,不可以卿故, 御书碑额
滞其才。”公曰:“今省府乃士人要职,若于平进迁擢,又得孤寒者一人。臣弟
陛下知名,望它日出于宸衷,且乞一闲局。”遂判吏部南曹。公归,喜语弟曰: 仁宗天纵多能,尤精书学,凡宫殿门观,多帝飞白题榜,勋贤神道,率赐
“上知尔之才,必有任使。”而终不言所得之旨,翌日被命乃知。铨管人引对, 篆螭首。王曾之碑曰“旌贤”,寇準曰“旌忠”,李迪曰“遗直”,晏殊曰“旧学”,
上见公弟,赐与绯鱼,公因对叙感,上曰:“不知尚著绿,朕失照管。” 丁度曰“崇儒”,王旦曰“全德元老”,文彦博父均曰“教忠积庆”,李用和曰“亲
二 贤”,范仲淹曰“褒贤”,曹利用曰“旌功”,吕夷简曰“怀忠”,张士逊曰“旧
王沂公曾、张文节知白、陈彭年,参预政事,因白公:“曾等拔擢至此, 德”,狄青曰“旌忠元勋”,其余不可悉纪。或云:初,王子融守河中,模唐明
亦公之力,然愿有裨补。”公曰:“愿闻其说。”沂公等曰:“每奏事,其间亦有 皇题裴耀卿碑额献之,仁宗乃赐文正碑曰“旌贤”。大臣碑额赐篆,盖始于此。
不经上览,公但批旨奉行,恐人言之,以为不可。”公逊谢而已。一日奏对, 其后英庙、神考,亦屡有赐者。 《渑水燕谈》。
公退,诸公留身,上已惊曰:“有何事,不与王某同来?”诸公以前说闻于上,
上曰:“谁所行?”诸公曰:“皆公。”上曰:“王某在朕左右多年,朕察之无毫
发之私。自东封后,朕谕王某,令小事可一面奉行,卿等当谨奉之。”退而谢
于公曰:“上之委遇,非曾等所知也。”公曰:“向蒙谕及,不可自言曾得上旨,
今后更赖诸公规益。”文正公每休暇,多与二府往还,莱公出镇,会宿私第,
翌朝,上顾公曰:“昨日知有客甚欢,朝廷无事,大臣和睦,诚可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