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02
· 098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八 · 099 ·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八 则以某辞折。”祝唯唯而退,及宴,使者果及十事,凡八事正中公所科,祝如
所教答之,夏人耸伏。祝常以谓,魏公真贤相,非他人可及也。 《渑水燕谈》。
宋江少虞撰 四
韩忠献公神道碑,神宗御制也。中云:“薨前一夕,有大星殒于园中,枥
马皆鸣。”又曰:“公奉诏立皇子句。被顾命立英宗为皇帝句。立朕以承祖宗之序。
名臣事迹 可谓定册元勋之臣。”后铭其碑曰:“公行不归,中夕是悼,尚想公仪,泪落苑
草。”复御篆十字,填金以冠其额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 《归田录》。
五
韩魏公 皇祐五年,韩魏公拜武康军节度使,经略河东,时公在定五年矣。将行,
定人争欲遮留公,使不得出,公闻之,一日伪游众春园,阴欲由他道去。民初
韩魏公以元勋旧德,夷夏具瞻。熙宁中,留守北都,辽使每过境,必先戒 不知,至日晡,始悟,奔走宿于北门,门不得阖。寮属相与设祖于道,钤辖郝质,
其下曰:“韩丞相在此,无得过有须索。”辽使与京尹书,故事,纸尾止押字,至是, 壮勇士也,首感泣大恸,声彻于外,官吏皆泣下,既而道路士庶,哭声动原野。
悉书名,其为辽人尊畏如此。每使至其国,必问侍中安否。其后,公子忠彦奉 六
使辽,辽主问尝使中国者曰:“国使类丞相否?”或曰:“类。”即命工图之。 北岳祠在州之曲阳县,岁久不葺,守臣奉祠,与执事者升降于颓檐坏庑间,
二 公以为慢神,莫斯为甚,乃完庙宇,焕然一新。每雨雪不时降,公即走僚属祷
韩魏公在相府时,家有女乐二十余辈,及崔夫人亡,一日尽厚遣之。同列 于祠下,而神必应之。时北道荐饥,定独屡丰,故尝有诗曰:“灵岳祠官尚未回,
多劝且留,以为暮年欢,公曰:“所乐能几何?而常令人心劳,孰若吾简静而 六花随祷下琼瑰。”其后公改帅并门,又尝题于庙云:“每时有水旱,必致祷祠
乐也?”识者以谓过人远矣。公旧有德于关中,秦人爱之。后子华自丞相出宣抚, 下,无不响答,故枉道,即灵居以谢。”并见《魏王别录》。
秦之父老有远来观于道傍,乃愕然相谓曰:“吾以谓韩公,乃非也。”于是相引 七
以去。虏人每见汉使,必起立致恭以问曰:“韩公安否?今在何处?”次问文、 韩侍中薨,差内臣张都知督葬事,玄堂甃以石,一切用度,皆出于宫。上
富二老,亦以公,或以名而已。公镇大名四年,虏使每涉林清县,即戒其下曰:“此 自撰墓碑,题其额曰:“两朝顾命定册元勋之碑。”明年,曾侍中薨,上题其墓
韩侍中境内,慎勿乱需索,以辱我也。”又尝有使曰:“我在国中,想望韩公名, 碑额曰:“两朝顾命赞册亚勋之碑。” 《倦游录》。
今幸至此,如何得见?”故事,惟通摄少尹与之相见而已,留守不出也。又尝 八
有喻其下者曰:“献侍中马,须择好者来。”既而不如旨,怒曰:“此岂比它处, 熙宁初,公在咸秦,平凉经略使蔡挺建议欲城白塔,公许之。及本路兵马
敢尔不加意?”遂笞其人,易其马。 夫丁既兴,而虏骑亦至塞下,挺恐兵败而事不济,且己任其罪,乃走使京师,
三 具事势如此,及其可忧之状,请命于朝廷。朝廷惟责公以不当增修保障,致一
治平中,夏国泛使至,将以十事闻,朝廷未知其何事也。时太常少卿祝谘 路沟城惧于奔冲,而不知始建谋者,挺也。公亦不自辨明,洎城成,无事,公
主馆伴,既受命,先见枢府,已而见丞相,韩魏公曰:“枢密何语?”曰:“枢府云: 复奏挺之功,而乞加奖谕焉。公镇大名,魏之牒诉甚剧,而事无大小,公亲视
‘若使人议及十事,第云:受命,馆伴不敢辄及边事。’”公笑曰:“岂有止主饮食, 之,虽在疾病不出,亦许通问请命,而就决于卧内。人或以公任劳事过多,勉
而不及他语耶?”公乃徐料十事以授祝曰:“彼及某事,则以某辞对。辨其事, 其略于总劾,委于佐属,而少自便安。公曰:“两词在官,人之大事或生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