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266
· 262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十六 · 263 ·
三衙官不敢谒舍人逢之则立马
枢密使侍宴赐衣循唐旧
宝元、康定之间,余自贬所还,过京,见王景贶初作舍人,自契丹使归舍,
在坐见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呈榜子,称不敢求见舍人,遣人谢之 国朝之制,大宴,枢密使副不坐,侍立殿上,既而退就御厨赐食,与 门
而去。至庆历三年,余作舍人,此礼已废,然三衙管军臣僚于道路相逢,望见 引进四方馆使列坐庑下,亲王一人伴食。每春秋赐衣门谢,则与内诸司使副班
舍人呵引者,即敛马驻立,前呵者传声太尉立马,急遣人谢之。比舍人马过, 于垂拱殿外廷中,而中书则别班谢于门上,故朝中为之语曰:“厨中赐食,阶
然后敢行。后予官于外,十年而还,遂入翰林为学士,见三衙呵引甚雄,不复 下谢衣。”盖枢密使,唐制以内臣为之,故常与内诸司使副为伍。自后唐庄宗
如当时与学士相逢,分道而过,更无敛避之礼,盖两制渐轻,而三衙渐重。 用郭崇韬与宰相分秉政,文事出中书,武事出枢密,自此之后,其权渐盛。至
今朝,遂号为两府,事权进用,禄赐礼遇与宰相均。惟日趋内朝、侍宴、赐衣
有偶出一时而为故事者 等事,尚循唐旧。其任隆辅弼之崇,而杂用内诸司故事,使朝廷制度,轻重失
序,盖沿革异时,因循不能厘正也。出《归田》。
朝廷之制,有因偶出一时,而遂为故事者。契丹人使见辞,赐宴,杂学士
员虽多,皆赴坐,惟翰林学士只召当直一员,余皆不赴。诸王宫教授入谢祖宗时, 礼遇讲读官
偶因便殿不御袍带见之,至今教授入谢,必俟上入内解袍带,复出见之,有司
皆以为定制也。 崇政殿之西,有延义阁南向,迎阳门之北,有迩英阁东向,皆讲读之所也。
仁宗皇帝新即位,多御延义,每初讲读终篇,则宣二府大臣同听,赐飞白书,
三班吃香群牧吃粪 或遂赐宴。其后不复御延义,专御迩英,春以二月中至端午罢,秋以八月中至
冬至罢。讲读官移门上赐食,俟后殿公事退,系鞋以入,宣坐赐茶,就南壁下
三班院所领使臣八千余人,莅事于外,其罢而在院者常数百人。每岁乾元 以次坐,复以次起讲读。又宣坐赐汤,其礼数恩渥,虽执政大臣,亦莫得与也。
节,醵钱饭僧,进香合以祝圣寿,谓之香钱。判院官常利其余以为餐钱,群牧 出《渑水燕谈》。
司领内外坊监使判官,比佗司俸入最优,又岁收粪墼钱颇多,以充公用。故京
师为之语曰“三班吃香,群牧吃粪”是也。 堂札子
官称讹谬 唐中书指挥,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略如今之堂札子也。
官制废久矣,今其名称讹谬者多,虽士大夫皆从俗,不以为怪。皇女为公 宣头
主,其夫必拜驸马都尉,故谓之驸马。宗室女封郡主者,谓其夫为郡马,县主
者为县马,不知何义?唐制,三卫者有司阶、司戈、执干、执戟,谓之四色官。 予为史馆检讨时,枢密院札子问宣头所起。予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诰
今三卫废,无官属,惟金吾有一人,每日为正衙,放朝唱,不坐直,谓之四色 诏,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
官,尤可笑也。 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录之于籍,谓之宣底。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