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58

· 05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           · 055  ·






             谈苑》。
                                                                                                                  太宗征太原,行次澶渊,有太仆寺丞宋捷者,掌出纳行在军储,迎谒道左,
                  兖王宫翊善姚坦,好直谏。王尝作假山,所费甚广,既成,召其属置酒共观之,                                                         太宗见其姓名,喜,以为我师有必捷之兆。车驾将至,令语攻城诸将曰:“我
             众皆褒叹其美,坦独俯首不亲。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端午日当置酒高会于太原城中。”至癸未,继元降,乃五月五日也。
             王惊问其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驱峻急,里胥临门捕人
             父子兄弟,送县鞭笞,血流身,愁苦不聊生。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                                                                太宗谓曹彬曰:“朕令潘美出雁门,先取灵、应,卿以大军声言取幽州,
             是时太宗亦为假山,亟命毁之。王每有过失,坦未尝不尽言规正,宫中自王以下,                                                             而持重缓行,虏闻之,必聚劲兵于彼,不复出援山后矣。”既而美果下寰、朔、
             皆不喜。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使视之,逾月不瘳,上甚忧之,召王                                                               灵、应,重进得山后要害地。

             乳母入宫问王疾增损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翊善姚坦检束,王居曾不
             得自便,王不乐,故成疾耳。”上怒曰:“吾选端士为王僚属者,固为辅佐王为                                                                  上亲录京师系囚,谓近臣曰:“为君勤政,即得感召和气,如后唐庄宗不
             善耳。今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逐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                                                               恤国事,惟务畋游,动经旬浃,每出大伤苗稼,及还,蠲其租税,此甚不君也。”
             年少,未知出此,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园,杖之数十。召坦慰谕之曰:                                                             张宏曰:“庄宗兼惑于音律,纵酒自恣,伶官典郡者数人。”上曰:“大凡人君
            “卿居王宫,为群小所嫉,大为不易。卿但能如此,毋患谗言,朕必不听。”田                                                               以节俭为本,仁恕为念,朕在南衙时,亦尝留心声律,今来非朝会,未尝张乐。
             锡好直谏,太宗或时不能堪,锡从容奏曰:“陛下日往月来,养成圣性。”上说,                                                             每旦下药,多以盐汤代酒。鹰犬之娱,素所不好,且多杀飞走,真诰所不许,

             益重之。出《圣政录》。                                                                                      朕常以此为戒。”


                  太宗锐意文史,太平兴国中,诏李昉、扈蒙、徐铉、张洎等门类群书为一千卷,                                                             帝语宰相曰:“史馆所修《太平总类》,自今日进三卷,朕当亲览。”宋琪
             赐名《太平御览》。又诏昉等撰集野史小说为《太平广记》五百卷,颇选前代                                                               曰:“陛下好古不倦,观书为乐,然日阅三卷,恐至罢倦。”帝曰:“朕性喜读书,
             文章为一千卷,曰《文苑英华》。太宗阅御览日三卷,因事有阙,则暇日追补之,                                                             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以为鉴戒,虽未能尽记其未闻未见之事,固以多矣。
             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渑水燕谈》。                                                                        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因思好学之士,读万卷书,亦不为难。大凡读书,
                                                                                                              须性所好,若其不好,读亦不入。昨日读书从巳至申,有鹳飞上殿砌,至罢方

                  太宗尝谓侍臣曰:“朕万机之暇,不废观书,见前代帝王行事多矣,苟自                                                            去。”左右曰:“昔杨震讲学,有鹳衔鳣坠堂下,亦此类也。”见《帝学》。
             不能有所剸裁,全倚于人,则未知措身之所。”因言宋文帝恭俭,而元凶悖逆,
             及隋杨素邪佞,唐许敬宗谄谀之事,侍臣耸听。苏易简曰:“披览旧史,安危治乱,                                                                上读《老子》,语近臣曰:“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所益,治身治国之道,
             尽在圣怀,斯社稷无穷之福也。”                                                                                  并在其内,至云: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此云善恶无不包容,治身
                                                                                                              治国者其术如是,若每事不能容纳,则何以治天下哉?”
                  上览兵法《阴符经》,叹曰:“此皆诡诈奇巧,不足以训,盖奸雄之志也。”

             至论《道德经》,则曰:“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太平兴国八年,上顾宋琪、李昉等曰:“朕因思闾里间,每旦焚香祝天子
             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受,终须用文德致治。朕每日退朝,不                                                               万岁,次则大臣眉寿,朕与卿等焉得不日思善事以副亿兆之祷?”宋琪曰:“臣
             废观书,意欲酌先王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                                                                           等蒙陛下非次擢用,又承戒谕,岂敢为不善之事,以负宸恩?惟思公勤,庶补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