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54
· 050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二 · 051 ·
其尤者可矣。篙工楫师,苟有少贩鬻,但无妨公,不必究问,冀官物之入,无 役,车驾再临视,劳赐工卒。又令作园囿,植卉木,引金水河以注焉。西序启
至损折可矣。”吕蒙正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小人情伪,在君 便门通乾元殿,以俟行幸。三年春,新馆成,赐名崇文院。悉迁西馆书分布西廊,
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济。曹参不扰狱市者,以其兼受善恶, 为昭文书库,南廊为集贤书库。西廊分经史子集,南廊为史馆书库。初平蜀得
穷之则奸慝无所容,故慎勿扰也。圣言所发,正合黄老之道。” 书一万三千卷,平江左又得二万卷,参以旧书,为八万卷,凡六库,皆周雕木
架,青绫帕幂之。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常以宰相兼领。此外有
至道二年夏,大旱,遣中使分诣五岳祈雨,学士草祝,上自书名,随其方设香, 史馆修撰、直史馆、集贤院直学士、校理之名。淳化中,复置直昭文馆、直集
再拜而遣之。王禹偁时在翰林,上言:“五岳视三公,从前祝版御署,已逾礼典, 贤院,亦有修国史、崇文院检讨、编修、祗候,皆无定员,不常置。
固无君上亲书之理。”上署之纸尾云:“昔成汤剪爪断发,祷桑林之社,尚无爱,
矧为百姓请命,起于笔札而有所惜哉?” 太宗诏诸儒,编故事一千卷,曰《太平总类》。文章一千卷,曰《文苑英华》。
小说五百卷,曰《太平广记》。医方一千卷,曰《神医普救》。总类成,帝日览
内侍王继恩平李顺之乱,中书议欲以为宣徽使,太宗曰:“宣徽者,执政 三卷,一年而读周,赐名曰《太平御览》。
之阶也,朕览前籍多矣,皆不欲宦者预政,止可授以他职。”宰相等恳言,继
恩有大功,今任昭宣使、河州团练使,非此拜不足以为赏。上不悦,因召翰林 太平兴国八年,日本国僧奝然至,言其国王传袭六十四世矣。文武僚吏,
学士张洎、钱若水,议置宣政使之名,班在昭宣使之上,以授之,加领顺州防 皆是世官。上顾宰臣等曰:“此蛮夷耳,而嗣世长久,臣下亦世官,颇有古道。
御使。 中国自唐季,海内分裂,五代世数尤促。又大臣子孙,鲜能继述父祖基业。朕
虽德不及往圣,然而孜孜求治,未尝敢自暇逸,深以畋游声色为戒。所冀上穹
登州海岸林中,常有鹘,自高丽一夕飞度海岸,未明至者绝俊,号曰海东 降鉴,亦为子孙长久计,使皇家运祚永久,而臣僚世袭禄位,卿等各思尽心辅
青。淳化中,夏帅赵保忠得献上,上报曰:“朕久罢畋游,尽放鹰犬,无所事此, 朕,无使远夷独享斯美。”
今却以赐卿,当领之也。”并《杨文公谈苑》。
太宗尤重内外制之任,每命一舍人,必咨询宰辅,求才实兼美者,先召与
兴国中,张观、乐史锁厅合格,不得进士第,只以为幕职官。太宗之爱惜 语,观其器识,然后授之。尝谓近臣曰:“词臣之选,古今所重,朕尝闻人言,
科名如此。出《渑水燕谈》。 朝廷命一舍人,六姻相贺,谚以谓一佛出世,岂容易哉?郭贽,南府门人,朕
初即位,以其乐在词笔,遂命掌诰,颇闻制书一出,人或哂之,亦其素无时望,
史馆,贞观三年置,以宰相监修,复有修国史、史馆修撰、直馆之员。集 不称厥任,朕亦为之腼颜,业已进用,亦终不令入翰苑。后因览唐书故事,见
贤院,自开元五年置,丽正修书院于集仙殿,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以丽正书院 其多自卑位作学士者,遂令杜镐检阅录唐朝学士,不拘品秩,自校书正字畿尉
为集贤书院,有学士、侍讲学士之名,后置大学士,以宰相领之,并有修撰、 至尚书,皆得为之。”会光禄丞尹少连上书,引马周遇太宗事,其词多捭阖,
校理、直院之职。贞元中,增置校书、正字。梁氏都汴,正明中,以今古长庆 上异其才,召试何以措刑论,文理可观,即欲超擢,询及枢宰,无有知少连名者,
门东北小屋十数间为三馆,湫隘卑痹,周庐徼道在旁,卫士驺卒喧杂,每受诏 虑不协时望,遂止。苏易简荐吴人浚仪尉周亨俊拔可任,因御试贡举人,遂令
有所撰述,徒它所以就之。太宗即位,因临幸周览,曰:“若此之陋,何以待 亨考校,临观与语,以察器局,俾易简索其文章,得《白花鹰赋》以比张茂先《鹪鹩》
天下贤俊耶?”即日诏有司,度左升龙门东北车府地为三馆,栋宇宏大,自举 之作,文彩亦可尚。上意其非大器也,语易简曰:“且可令序迁京秩,更徐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