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84

· 080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六           · 081  ·






             俟陛下?但其间或恐上忤圣意,恐或为小人所攻,或以事大难行,须是彼此一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六
             心,则事无不济。臣衰老不才,然蒙陛下恩遇殊异,有所见,不敢避忤旨,理
             须极言。”上曰:“相公言及此,能用心如此,则天下不胜幸甚。朕无适莫,惟                                                                                                                           宋江少虞撰
             义理所在,与大臣议事,苟见其有理,何所不从?但恐或有微伺风指,不肯尽
             言。”宽夫曰:“臣等奏事,一言不从,或至再三,陛下未尝有不从者。”上曰:“惟
             先格王,正厥事。天地之变,唯有正厥事,乃所以应之也。”弼又言:“今所进                                                                                            君臣知遇
             用,或是刻薄小材之人,恐须多进用醇厚敦实之人。小材虽似可喜,然害事坏
             风俗,不可长仲。”因言卢犯奸邪,而德宗不知,此乃所以为奸。卢犯非无才,

             然以其奸邪,故害事。上曰:“大臣正要与天下图治,三相既如此,则参枢皆                                                               文太师
             宜如此用心,务相协和,每事求义理所在,朕与卿等终身共守此。”于是皆拜。
             以上《熙宁奏对》。                                                                                            元丰七年春,文太师告老,奏乞赴阙亲辞天陛,庶尽臣子之诚。既见神宗,
                                                                                                              即日对御锡宴,顾问温密,上酌御盏亲劝。数日,将朝辞,上遣中使以手札谕公,
                  熙宁四年,王荆公当国,欲以朱柬之监左藏库,柬之辞曰:“左帑有火禁,                                                           留过清明,敕有司为公备二舟,泝汴还洛。清明日,锡宴玉津园,公作诗示同席。
             而年高,宿直非便。闻欲除某人干当进奏院,忘其人名,实愿易之。”荆公许诺。                                                             将行,特命三省已上赴琼林苑宴饯,复赐御诗送行。公留京师一月,凡对上者五,

             翌日,于上前进某人监左藏库,上曰:“不用朱柬之监左藏库,何也?”荆公震骇,                                                            锡宴者三,赐诗者再,顾问不名,称曰太师,宠数优异,近世无比。见《渑水燕谈》。
             莫测其由。上之机神临下,多知外事,虽纤微,莫可隐也。
                                                                                                              王冀公
                  熙宁十年,王荆公初罢相,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知金陵,荐吕惠卿为参
             政而去。既而吕得君怙权,虑荆公复进,因郊礼,荐荆公为节度使平章事。方                                                                   王冀公罢参政,真宗朝夕欲见,择便殿清近,惟资政为优,因以公为本殿
             进熟,上察见其情,遽问曰:“王安石去不以罪,何故用赦复官?”吕无以对。                                                              大学士。公奏曰:“臣虽出于寒贱,不能独宿,欲乞除一臣僚兼之。”遂以陈文
             明年,复召荆公秉政,而王、吕益相失矣。                                                                              僖彭年并直。一夕,公携一巨榼入宿,方与陈寒夜闲饮,遽中人持钥开宫扉,

                                                                                                              独召公,匆匆而入,谓陈曰:“请同院不须相候,独酌数杯,先寝。”至行在,
                  神宗皇帝在春宫时,极冲幼,孙思恭为侍读。一日,讲《孟子》,至“多                                                            真宗与公对饮,饮罢,持禁烛送归,繁若列星。陈危坐伺之,已四鼓,笑曰:“同
             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思恭泛引古今助顺之事,而不及                                                               院尚未寝乎?”陈曰:“恭候司长,岂敢先寝?”公喜笑,倒载解袜褫带,几
             亲戚畔之者。上顾曰:“微子,纣之诸父也,抱祭器而入周,非亲戚畔之耶?”                                                              不能支,坦腹自矜曰:“某江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
             思恭释然骇伏。上之睿明,可谓闻一知十矣。 《东轩笔录》。                                                                     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已而遂寝,殆晓,盥栉罢,与陈相揖。觉夜
                                                                                                              归数谈,颇疏漏,自言:“夜来沉湎,殊不记归时之早晚,无乃失容于君子乎?”

                                                                                                              陈曰:“无之。”但殷勤愧谢,既辨色,将赴班,同趋出殿门,执其手以语文禧曰:
                                                                                                             “夜来数事,止是同院一人闻之。”文僖归,谓子弟曰:“大臣慎密,体当如此。”
                                                                                                              见《湘山野录》。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