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81
· 07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五 · 077 ·
必劳倦,自今视事毕,不俟进食,即御经筵。”故事,讲读毕,拜而退,上命毋拜,
英宗 遂以为常。
治平三年,英宗改清居殿曰钦明殿,命直龙图阁王广渊书《洪范》于屏。 治平元年,诏葬皇后乳母永嘉郡夫人贾氏,而开封府言,徙堀民墓,不
谓广渊曰:“先帝临御四十二年,天下承平,得无以为。朕方属多事,其敢自逸? 便。上曰:“岂宜以此扰民邪?”命勿徙。是岁,京东西路水灾,而陈、蔡、宿、
故改此殿名。”因访广渊先儒论《洪范》得失,广渊对以张景所得最深,以景 亳州尤甚。上既遣三司副使李肃之等分视被水州军,又命三司以上供米三万石
论七篇进。翌日,上复召对延和,曰:“景所说过先儒远矣。以三德为驭臣之柄, 赈济之。
尤为善论。朕遇臣下,尝务谦柔,听纳之间,则自以刚断。此屏置之坐右,岂
特无逸之戒也!” 谏官陈升之言:“比来馆阁迁任益轻,非所以聚天下贤才,长育成就之意。
请约今在职者之数,著为定员。有论荐者,中书籍其名,若有阙,即取其文学
英宗谓辅臣曰:“谏官御史,贵通达大体,如任己爱憎以中伤善良,或绳 行义杰然为众所推者,取旨召试。”诏从之。
治细故,规图塞言责,此何足以补职?卿等亦当察之。”
神宗
英宗谓辅臣曰:“馆阁所以育俊才,比欲选人出使无可者,岂乏才邪?”
参知政事欧阳修曰:“今取才路狭,馆阁止用编校书籍选人进用,稍迟,当广 熙宁五年六月,上曰:“人有才,不可置之闲处。”因言汉武亦能用人才。
任才之路,渐入此职,庶几可以得人。”赵概曰:“养育人才,当试其所长而用 王安石曰:“武帝所见下,故所用将帅止卫、霍辈,至天下户口减半,然亦不
之。”上曰:“卿等为朕各举才行兼善者数人,虽亲戚世家勿嫌,朕当亲阅可否。” 能灭匈奴。”上曰:“汉武帝至不仁,以一马之故,劳师万里,侯者七十余人,
宰相曾公亮等曰:“使臣等自荐而自用之,未免于嫌也。”韩琦曰:“臣等所患, 视人命如草芥然,此天下户口所以减半也。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岂可
人才难于中选,果得其人,议论能否,固何嫌也。”上因使荐之,于是琦、公亮、 如此?”安石曰:“不仁如此,非特人祸,阴阳之报,亦岂可逃也!”上又曰:“有
修、概所举者凡三十人,皆令召试。琦等又以人多难之,上曰:“既委公等举, 政事,则岂特人得其所,鸟兽鱼鳖,无不咸若。”上曰:“尧舜之时,凤凰来仪,
苟贤,岂患多也?”乃先召尚书度支员外郎蔡延庆,尚书屯田员外郎叶均,太 自不足怪。”
常博士刘汾、王攽、夏倚,太子中允张公裕,大理寺丞李常,光禄寺丞胡宗愈,
雄武军节度推官章惇,前密州观察推官王存等十人,余复试之。 熙宁六年十一月,吏有不附新法,介甫欲深罪之,上不可。介甫固争之,
曰:“不然,法不行。”上曰:“闻民间亦颇苦新法。”介甫曰:“祁寒暑雨,民犹
治平三年,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集战国下讫五代君臣事迹,可以为监戒者, 有怨咨者,岂足顾也!”上曰:“岂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无邪!”
为编年书,名曰《通志》八卷上之。英宗览而善之,又诏光置局秘阁,辟官二
人,续其后事,俟书成取旨,乃赐名。 熙宁二年,上曰:“朕每思祖宗百战得天下,今以一州生灵,付一庸人,
尝痛心疾首。”
英宗初即位,辅臣请如乾兴故事,双日召侍臣讲读,上曰:“当俟祔庙毕,
择日开经筵,见讲读官。”上既御经筵,谕任守中曰:“方日求讲官久待对,未食, 上事慈圣至诚极孝,所以娱悦后无不至,在宫中,从后行,必自扶掖,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