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三:皇宋事实类苑(40—78 卷)
P. 62
· 058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四十二 · 059 ·
素奏曰:“此文正当陛下今日之事。”引谕该证,微含箴补,上侧听喜沃。讲罢,
留茗果燕语,赐国子博士,致仕。留禁中月余,询治世养生之术,昭素曰:“治 冯枢密
世莫若安民,养身无非寡欲,此外无它。”上爱之,书于屏几。享寿八十九。
冯枢密京,熙宁初,以端明殿学士帅太原。时王左丞安礼以池州司户参军
王元泽 掌机宜文字,冯雅相好,因书托于王平甫,曰:“并门歌舞妙丽,吾闭目不窥,
但日与和甫谈禅耳。”平甫答曰:“所谓禅者,直恐明公未达也。盖闭目不窥,
壬子岁,王雱元泽记,会稽关杞刻之,以广其传,庶乎世之闻见者,有所 已是一重公案。”冯深伏其言。见《东轩笔录》。
警焉。戊午岁,元泽病中,友人魏道辅泰谒于寝。对榻一片屏,大书曰:“宋
故王先生墓志,名雱,字符泽。登第于治平四年,释褐授星子尉。起身事熙宁 王荆公
天子,才六年,拜天章阁待制,以病废于家。”后尚有数十言,挂衣于屏角覆之,
不能尽见,此亦得谓之达欤? 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到任即纳节让同平章事,恳请赐允,改左
仆射。未几,又求宫观,累表得会灵观使。筑第于白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
郭延卿 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
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但庇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
钱文僖公惟演生贵家,而文雅乐善,出天性。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时通 之舍。有劝筑垣,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
判谢绛、掌书记尹洙、留府推官欧阳修,皆一时文士,游宴吟咏,未尝不同。 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见《东轩笔录》。
洛下多水竹奇花,凡园囿之胜,无不到者。有郭延卿者,居水南,少与张文定
公、吕文穆公游,累举不第,以文行称于乡闾。张吕相继作相,更荐之,得职 韩丕荐三处士
官,然延卿亦未尝出仕,葺园亭艺花,足迹不及城市,至是年八十余矣。一日,
文僖率僚属往游,去其居一里外,即屏骑从,腰舆张盖而访之,不告以名氏。 韩丕少游学嵩山间,性质朴刻励,著名于时,作《感秋诗》三十篇,人多
洛下士族多,过客众,延卿未始出,盖莫知其何人也。但欣然相接,道服对谈 传诵。后为翰林学士,太宗召问当时辈流,颇有遗逸否?以万适、杨朴、田诰
而已。数公疏爽闿明,天下之选,延卿笑曰:“陋居罕有过从,而平日所接之 为对,上悉令召之。而诰诏下乃卒。朴至,召对,自言不愿仕进,赐束帛遣还,
人,亦无若数君者。老夫甚惬,愿少留,对花小酌也。”于是以陶樽果蔌而进, 与一子出身。适最后至, 门拒之,不得见,居京城半年,仅至寒饿。丕又出
文僖爱其野逸,为引满不辞。既而吏报申牌,府史牙兵列庭中,延卿徐曰:“公 翰林,因表言其事,诏以为庐州慎县主簿,命下数日卒。朴善歌诗,每乘牛往
等何官?而从吏之多也。”尹洙指而告曰:“留守相公也。”延卿笑曰:“不图相 来郭店,自称东里遗民。尝杖策入嵩山穷绝处,苦思为歌诗,数年得百余篇而
国肯顾野人。”遂相与大笑,又曰:“尚能饮否?”文僖欣然从之,又数杯。延 出。诰,历城人,好著述,聚徒数百人,颇有进士举显达称其师,名闻于朝中。
客之礼数杯盘,无少加于前,而谈笑自若。日入辞去,延卿送之门,顾曰:“老 宋维翰、许衮皆其弟子,诰所著书百余篇,世亦传之,大率迂阔。每注思,必
病不能造谢,希勿讶也。”文僖登车,茫然自失。翌日语僚属曰:“此真隐者也, 匿深草中,绝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而出,则一篇成矣。
彼视富贵为何等物耶?”叹息累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