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104

· 100  ·  开化古籍丛书                                                                                                                          《周秦刻石释音》音注书评            · 101  ·






             亦何可及哉。噫!在寒山绝壁,昧昧然人不知识,埋没数千年。因宋公一言今                                                               然三十年来,摹拓者多,字画比当时已多漫灭者。然,移来时已不能如薛尚功
             遂出,幽晦取爱重于时!石虽不能言,其亦感公之知,荷公之德矣!中祐昔闻                                                              《钟鼎款文》所载为多矣,大抵石方刓而高略,似鼓耳不尽如鼓也。
             其妙,近幸权守于此而睹其真。且惧经历久远,一旦圮剥,或坠于地,失前古                                                                   至正改元十一年,虞集偶与表弟杨怀及此遂书之。
             妙绝之迹,乃俾辟石糊灰,括以坚木,镵厅事右壁而陷置之,覆盖固护,庶永
             存而无弛。                                                                                            好古斋铭
                  时五年孟夏廿一日,权郡事季中祐记并题额。
                                                                                                                  今人以古人为古,古人自以为今也。今人以今为今,后人则谓之古矣。今
             刘仁本《石鼓论》                                                                                         之谓古,自人而论之,无定名也。天地日月之运同也,人物生生之理同也,何

                                                                                                              必以古为好哉?古有圣神睿智之人出焉,开物成务,以前民用,而今则无也。
                 《石鼓文》,始不见称于前代。自唐韦应物、韩昌黎以为周宣王时史籀作。                                                            不知好之,则无以尽吾心之妙,以究其知能之至者也。是故知而好之者,在乎
             后人因之,遂纷然附会,以资博古,殊无证据。余谓宣王中兴田狩,选徒备见                                                               其人焉。呜呼!人之当知当好者亦大矣。抑书之为艺,古者小学之时已学焉,
             于《车攻》《吉日》之诗。当时刻石,宜不舍此而他取也。昌黎云:“孔子西行                                                              后世腐儒鲰生皓首而不知讲。予友生曹南吴志淳主一独好之,自大、小篆至于
             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岂《吉日》《车攻》乃星宿,而《石鼓文》反比羲                                                              隶书,精好古人之制作,朝夕不倦。今天下一家,远迩无间,其游京师,从容
             娥乎?况书取《秦誓》《诗录》《驷铁》《车邻》等篇,使秦地有《石鼓文》,孔                                                             四方,凡得秦汉以来石刻、墨本,累百数十不厌。合故学之保藏,民间之遗逸,

             子何乃删去而遗之乎?设若诚为宣王故物,距今二千余年,秦汉碑碣往往磨灭                                                               几至满家。至其所自为书,深耻俗谬,必高古为,则艺成一家,当为盛世之所
             殆尽,岂石鼓露立野处,肤刻细文而独不尽泯乎?欧阳文忠公固疑其非宣王时                                                               不可缺者。 故以“好古”题其斋而为之铭曰:
             事,而郑夹漈博考字学,以为先秦之书。温彦威使三京,又知其为西魏文帝大                                                                   于皇神羲,肇画奇耦。文字乃生,鸟迹科斗。取象祭器,金石斯兴。形势神气,
             统十一年西狩岐阳所作,则非史籀书文明矣。不然,乃好事者蹈袭雅诗,摸仿                                                               随时降升。先秦先汉,制作犹在。东都及魏,璀璨后代。阳冰铉锴,神逸情超。
             籀文,以欺后世。如张霸伪古文书,张天觉作三坟,皆此类也。                                                                     张有晚出,篆法寥寥。李唐隶书,华美精赡。虽欲从之,质朴徒念。惟主一氏,
                  天台熊仁本识。                                                                                     惟古为师。执法不回,莫患不知。为员以规,画方以矩。绳直准平,弗怪弗怒。
                                                                                                              山川风云,草木走飞。各适性情,沛然发挥。惟此文字,道之攸寄。因流溯源,
             邵庵虞先生《石鼓序略》                                                                                      知希盖贵。——《雍虞集》



                  大都国子监文庙,石鼓十枚。其一已无字;其一但存数字,今渐漫灭;其                                                            揭曼硕《赠吴主一·隶书行》
             一不知何代人凿为臼,而字却稍完。此鼓据传闻徽宗时,自京兆移置汴梁,贵
             重之,以黄金实其字。金人得汴梁,奇玩悉辇至燕京。移者初不知此鼓为何物,                                                                  曹南吴君主一,妙年力学,能文章,尤工隶书。近自豫章以职事至京师,
             但见其以金涂字,必贵物也,亦在北徙之列,置之王宣抚家,王宣抚宅后为大                                                               过余剧谈,竟日忘去。忽以别告,令人惘然。诗以奉送:

             兴府学。大德之末,集为大都教授,得此鼓于泥土草莱之中,洗刷扶植,足十                                                                   国朝分隶谁最长?赵虞姚萧范与杨。赵公温温蔡中郎,虞公格格由钟梁。
             枚之数。后助教成均言于时宰,得兵部差大车十乘载之,置于今国子学大成门                                                               姚箫二公撼中邦,岂以笔法窥汉唐。萧守高尚姚文章,范公清遒不可当。纵横
             内,左右壁下各五枚,为砖坛以承之,又为疏棂而扃                             之,使可观而不可近。                                   石径兀老苍,杨侯起家自洛阳。华山之碑早擅场,旁出捷入无留藏。曹南吴氏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