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306
· 302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廿五 · 303 ·
《觉非斋文集》卷之廿五 惨怪诞、险盭峭薄,读其书足以坏人心术,行其道足以祸人国家。观张仪出入
秦魏间,为相数岁,其欲□魏益秦,未尝一日而忘于怀。今年入上郡,明年取
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弋阳黄溥选编 曲沃,颐指气使如弄婴儿。以今观之,亦不难见。而当时诸侯不悟其诈,何哉?
蜀府纪善吉文黎纮校正 盖其善以利害炫人,使之忘其所守,是以举世方高其术,且争趋慕效之。有觉
其非者,譬之群饮,举席沉湎,胥视而莫知为醉,惟独醒者然后知之。是故景
春以大丈夫称之,而孟轲氏方斥其为妾妇之道。轲,当世之独醒者欤?后之英
讲义
君,喧辟法古,为治者灭其书,逐其人,俾圣人之道,光明正大,而人知适从,
其有不比隆于三代者乎!
孟轲去齐
秦以齐田文为丞相十七年,田文自秦逃归
臣尝谓,天生出类之才,可以大有为于当世者,每患其无可为之时,时可矣。
又患其无可为之势,势可矣。而尤患其无可以有为之君,备是三者,而卒莫能 臣闻君子之行已也,其去就以义,进退以礼,富贵不能动其心,威武不能
为此。千载之下,所以扼腕而增慨也。臣于孟子之去齐不能无感焉。何则周之 挠其节。故虽万钟可辞,白刃不顾,是盖知夫义重于生,礼重于食者也。苟见
季世王者,不作民之憔悴于虐政,至是极矣。于斯时也,有能发政施仁,以拯 道不明,践履不熟,而欲以声音笑貌为之,戛戛乎其难矣哉!世称田文好贤下
民于涂炭之中。譬之饥之易食,渴者之易饮,力少而功倍,可谓有其时矣。况 士,听言从善,为战国贤公子,时人争慕之。观其相秦之后,而是非白矣。夫
齐国之大,地方千里,鸡鸣狗吠相闻,达乎四境。制其田里,使之树畜,因其 秦以虎狼之心,怀并吞诸侯之志,而齐方约韩、魏、燕、赵之君,今日合纵以
不饥不寒,教以孝弟忠信,王政之行复何难哉!可谓有其势矣。况宣王以羊易 拒之,明日连横以事之,或兴师焉,或割地焉,彷徨反复,莫知适从。而文以
牛之心,随感而发见,因而扩充之,足以保民。而及物好货好色之疾,直言而 敌国羁旅之臣,一旦入其朝居相位,宁能保其无危辱之祸哉?且文与齐,亲则
无隐,因而开导之,足以背恶而迁善。以当时诸侯较之,庶几可以有为矣。奈 族属,分则世臣。当秦之请也,告于齐君,不往可也;及其入秦也,辞于秦君,
何仁义之言未入其耳,而功利之说先中其心,遂致以权谋为上贤,目王道为迂 不仕可也。二者俱不得焉,则洁身俟命而已。不是之图而俯首帖耳听命不暇,
阔,可胜叹哉!噫,世人抱一艺之长,尚思有以自效,况圣贤之心,以尧舜其 及身为羁囚,方且乞命嬖妾,以鸡鸣狗盗之术,仅脱身于虎口,岂君子立身行
君民为己任者乎?观其三宿而后出昼,是岂无心于当世者浩然而归,盖有不得 己之道哉?纲目于其相秦特书田文,而系之齐者,明其不当去齐也。及其逃归,
已焉尔。纲目于其至魏而特书之,深有望于魏也。及魏不能用,而又书自魏适 不书秦丞相而止书田文,不予其相秦也。逃者,匹夫之事,而文以贵国公子甘
齐,岂无望□□□□是书去齐矣,果复何望哉?虽然孔子自□□□,而六经之 心为之辱,亦甚矣。
道明。孟子退自齐、梁,而七篇之书著尧舜之道,不得见用于当时,足以垂教
于万世。后之人若有志于行王道者,舍孟子之言,复何以哉? 秦自立为西帝,遣使立齐为东帝,已而皆罢之
张仪复相魏 臣谨按:周有天下众,建诸侯以藩屏王室,制为朝聘会同之节,而慎操刑
赏之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东迁之后,纲纪散坏,
臣谨按:史称苏秦、张仪同师事鬼谷先生,学纵横捭阖之术以于诸侯。阴 流及战国,斫丧尽矣。秦且以西戎之伯,僭而称公,又僭而称王,犹以为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