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310
· 306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廿五 · 307 ·
是故,留民格于文德诞敷之日,而越裳氏朝于礼乐制作之时,皆慕义感化而来,
岂有威力以强致之哉?秦始皇以力兼诸侯,自谓无敌于天下,弃灭先王礼法以 沛公击昌邑,彭越以兵从
自用,而又惑于方士之言,穷兵黩武,以逞其强暴。孰知胜、广之徒,一乘其
弊,而咸阳为之不守,秦之强果足恃乎?后之君天下者,因孔子之言,鉴秦之 臣谨按:古之为将者,擢之闾伍之中,加之三军之上恩未有以结其心,威
失,务修德以绥怀四夷,则海内一视同仁,而可与虞周比隆矣。 不足以一其志。赏罚号令,必严以申之,信以行之,然后可以压服人心,而共
举大事。否则涣散崩溃,莫适为主,不至于偾事者几希。是故,司马穰苴初举
八月楚将武臣至赵,自立为赵王 相齐,而戮景公之宠臣。孙武子试用于吴,而斩阖庐之爱妾,用是道也。彭越
以草泽渔者,素未尝有恩威加于其众,一旦推以为首,苟不严号令、信赏罚,
臣谨按:秦并天下,以暴虐重困其民,海内黔首无生全之路。陈胜、吴广 以齐其不齐,则乌合之众朝聚而夕散。越欲求身克将不可得,况率而用之哉?
因人心之涣散,一起而麾之,呼吸之间,远近响应。秦以累世之强,百子山河 惟其如是,故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卒能于群雄角逐之际,择其主而事,以成
之固,举若振槁,何哉?盖好生恶死,人情所同。方其争杀长吏以相应者,无 大功,其亦知为将之道矣。
非欲离涂炭之苦,以求休息于衽席之上,使胜等果有伐罪吊民之心,是即汤武
之师也。张耳、陈余亦稍识事机者,其上谒军门岂无意乎?奈何胜之庸鄙,知 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降
不及此,得一州之众即偃然自王而徇地。诸将又多以谗毁被诛,四海豪杰知其
不足以有为也。于是张耳、陈余幡然改图,遂使武臣拥代众而称孤韩,广掠燕 臣闻,先王之有天下,培植基本,安固人心,皆有法度。不急功以殚其力,
地以自王。田儋、魏咎之徒相继蜂起,不数月间各就诛灭。宜矣,方是时也。 不行诈以惑其志,所以劳来匡直之者,无非保养,以望其成。是故,欲人知亲
汉高以泗上亭长,提三尺剑起丰沛,其强弱之势视胜、广武臣辈,殆相什百而 亲尊贤之道,则为之封建,以示其公。欲人知养生送死之节,则为之井田,以
千万焉。然而宽仁爱人,好谋能听,虽日不暇给,而其施设大略已恢恢乎帝王 资其用。有诗书学校以明其善,然后知孝弟忠信之行;有法制禁令以一其志,
之业矣。噫!能一天下者,岂不有其道哉! 然后无阎暴侵陵之危,圣圣相承,率由此道。是故,以之守成而民克怀,以之
革命而民心不乱。何哉?厌危乐豫,人心所同也。秦则不然,以诈力得之,复
下李斯吏 以诈力守之,欲权之独运于上,则为之罢封建。欲人之兼并于下,则为之废井
田、焚灭经籍,以愚天下之人;严刑峻法,以钳天下之口。先王忠厚之意,靡
臣谨按:皋陶之赞舜,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又曰:“无教逸欲有 有孑遗,乃以三皇不足尚,五帝不足法,用其私智,可以传之万世而无虞。不
邦。”盖欲其君于用刑则慎,于图治则勤,故能弼成有虞之盛治而垂光于无穷。 知骊山之土未干,而咸阳之炬已烈。素车白马,周旋于轵道之旁,而七庙不能
李斯劝胡亥行督责之术,以天下自适,诋非尧禹,劳形苦神,以徇百姓,为黔 血食矣。以汉高之宽仁,收其众而抚之,祛其虐焰,疏为冷风,关中之民惟恐
首之役。胡亥信之,酷法以残下,宴安以纵欲。行之未几,遄至夷灭,为天下笑。 其王秦之不速,是与汤武除残去暴之心何以异哉!惜其不能尽反先王之政,而
夫以秦之暴,胡亥之愚,固无足议者。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而卒以此祸天下, 杂以伯术,故汉之治,终于汉而已耳。后之人君,有志于先王之治,当先求其
岂不由其师学术不醇,有以致之欤?噫!治不师古,秦既不能保其国。学不师 为治之法。
古,斯亦不能保其身。然则,人君之为治,士之为学,盍亦慎所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