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八:戴简恪公遗集、程北山先生年谱
P. 301
· 296 · 开化古籍丛书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三 · 297 ·
杨文公、欧阳文忠以学问文章,为一时宗师,学者有所折衷而问业焉。王荆公 妙高堂
出以经义授东南学者,及得君,行政于天下,靡然宗之。元祐间,苏子瞻以文 君知妙高堂,何异妙峰境。向来妙高人,宛在妙峰顶。
章主英俊之盟,亦云盛矣。余病卧里中,读《西汉·儒林传》,观其师弟子授 常寂光庵
受之严,所谓源流派别,皆可推考者,窃有感焉。且浮屠氏,自释迦文佛传心 云何常寂光,遍在一切处。元本住庵人,无来亦无去。
法,与夫讲解之宗,至于今将二千年,而源派谱谍如数一二。下至医巫祝卜百 无垢池
工之技,莫不有所师。如吾儒师承之道,乃今蔑焉。所谓学官师弟子,如适相 滃然集清冷,无厌亦无受。故此岩下池,予名曰无垢。
遇于途耳,盖可叹也。则其事业之不竞,语言之不工,名节之不立,无足怪者。 普润池
因以汉儒授经为图,以想见汉兴之风范云。建炎四年六月三十日,信安程俱序。 叠翠绕幽谷,清池钟百泉。安知一壑云,利泽浸无边。
《山居上梁文》: 妙湛池
百盘九折,深入云台。两厦三间,初营花坞。倦游三纪,几同辽鹤之归。 妙华出淤泥,定水湛然满。上有清凉峰,森苍映清浅。
高谢一时,何有山雌之叹。况乃松楸在望,桑梓焉依。北陌东阡,无非群从。 寂照堂
西畴南亩,同是老农。平生无羡于万钟,投老遂专于一壑。千樟桧柏,奏三籁 古镜悬大虚,摩尼珠五色。纷然百草头,寂照照常寂。
于太虚。四达轩窗,纳群山于丈室。琴无弦而自抚,门虽设以常关。高下茅茨, 定林
览壶中之日月。卷舒云物,现域外之山川。朴斫既图,栋梁斯举,宜作工徒之 定林在何许,窈窕钟山麓。得非夸娥民,遗我障岩谷。
唱,以传闾里之谣: 盘谷
儿郎伟,抛梁东,十二峰峦一径通。白屋寒多常宴起,觉来朝日照梁红。 重重翠联锦当为“绵” ,一掩一回玄。三径踏烟霞,披榛自来去。
儿郎伟,抛梁西,桃李新栽欲满蹊。烟坞尽头穿细岭,白云深处有招提。 谷口堂
儿郎伟,抛梁南,叠嶂如屏翠拂岚。但见云林横谷口,岂知中有我伽蓝。 子真岩石耕,名称动都邑。不比北山翁,销声寄禅寂。
儿郎伟,抛梁北,云顶峰前三亩窄。茅茨高下一壶中,百尺飞泉泻空碧。 云巢
儿郎伟,抛梁上,云里嵁岩倚青嶂。秋光春色四时新,日月烟霞无尽藏。 朝见云飞檐,暮见云生础。客至觅云巢,云深在何许。
儿郎伟,抛梁下,俯视溪山展图画。欣欣鸡犬静相闻,一月当为“目”田 竞秀泉
畴收䆉䅉。 千山秀回环,灵液走岩窦。清甘伫方空,可咽不可漱。
伏愿上梁之后,乡无疵疠,岁有丰登。长幼团栾,共说无生之话。闾阎揖 绣谷亭
让,永为安业之人。重见太平,同跻仁寿。 西山属黄冈,相错宛如绣。倚杖立幽亭,归鸿没烟岫。
案:《集·庚戌和柳子厚诗十七首》中有“筑西坞一题”可证此文,故即 韬云磴
系之庚戌。 阴阴韬云径,步步云生足。巾裾扑空翠,逶迤向山麓。
《山居》: 清音涧
胜林堂 潺湲清音涧,便是偃溪水。长笑箕颍人,区区洗吾耳。
超然出稠林,无二无分别。若问胜林堂,清风满庭樾。 虚缘静
万缘正繁兴,当处即解脱。当知本来空,不受汝摩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