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八:戴简恪公遗集、程北山先生年谱
P. 306
· 302 · 开化古籍丛书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四 · 303 ·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四 又能上紊朝廷,去留县令。在任者排之使去,已替者挽之使来,以下凌上,权
移匹夫,窃恐此风浸不可长。此事虽小,而所系者大。区区愚虑,敢以上裨聪
叶渭清编 明或加省纳。
案:据札子证知,先生以今年到行在所也。
《绍兴元年三月四日上殿札子》:
臣伏睹二月二十六日手诏,陛下以国难未平,寇贼滋炽,慨然以四事询于
绍兴元年辛亥,五十四岁。三月甲辰诏,以朝请郎直秘阁试秘书少监,进 侍从台谏之臣,诚急务也。然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
《麟台故事》。九月,除中书舍人。十月,兼权侍讲。 责,使之含糊前却,坐失岁月。而恨功业之不成者,良以此也。其故安在?夫
《行状》:绍兴改元,始置秘书省,即以公为秘书少监。九月,除中书舍人, 言必有用否,事必有成败,必然之理也。言不合,则见排于当时;事不谐,则
仍兼侍讲。 追咎于始议:则人皆莫敢尽情而任责矣。且以近事言之,时方主战,则主和者
《宋史·本传》:绍兴初,始置秘书省,召俱为少监。奏修日历,秘书长贰 为罪人;时方主和,则主战者以远贬。以南渡为非是,则执政以请移跸而赐能
得预修纂,自俱始。时庶事草创,百司文书例从省记,俱摭三馆旧闻,比次为 “罢”之误;避狄有定议,则宰士以请驻跸而外迁;欲理财而资军食者,则或被
书,名曰《麟台故事》上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 聚敛之名;欲治兵而厉威武者,则或负不爱君之谤。时有未至,势有未便,其
《集·朝散大夫行尚书司封员外郎致仕毛公墓志铭》:会余亦召至行在,所 言不用,容之可也。而因以斥废,使负大罪,而被恶名,此有志者所以解体,
备官兰台。 而忧国者所以寒心也。如是陛下之臣,虽有智如陈平,不敢请金以行间;勇如
案:毛公,名随,字彦时,衢州江山县人。以绍兴元年四月己巳卒于越州 蔺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善将如韩信,不敢言去汉中而下三秦;通才如刘晏,
大善僧寺之寓舍,年五十五。先生此志亦作于是年云。 不敢言理财以赡军食矣。时有用舍,事有成否,战有胜负,一有不至,则将负
《初召到越州呈宰执论事札子》: 不可解之罪于无穷,此臣下之所惧也。臣愿陛下采狂瞽之言,下丁宁之诏。俾
近依准尚书省札子,乘递马赴行在。二月九日道由浦江县,雇夫不时,得 论事者得以尽情,任事者无悼后害,容之以大度,示之以大信,揆之以道而采
留滞一日。无谁何者,块坐逆旅。因访问县令为谁,称是王三锡,方致斋不出, 用焉。方今陛下焦劳于上,臣庶忧愤于下,盖惜分阴救焚溺之时也。汤以七十
且以非意将代去,无意于事。其人又具言:浦江初阙令,郡檄王三锡权县事。 里,文王以百里,而况席祖宗之成业。因天下之思戴,厉精尝胆,览群策以兴
会有溃兵入境,郡遣人招安,本县应副钱粮,溃兵听命。知州沈晦以王三锡招 事功,则亦何为而不成,何敌而不服,何功而不立哉!取进止。案:《行状》:“每
安应副有劳,奏乞正差知浦江县。敕未下,间有先授浦江知县刘某到任,交割 忧外难未夷,寝食不宁,章奏数上。如所谓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
半月余日,王三锡差敕下,遂却替罢刘某,其刘某寻得官秀州华亭。而浦江有 不敢任责。言有用否,事有成败,理固不齐。今言不合则见排于当时,事不谐则追咎
邑豪二人,初以物力事怨王三锡,遂率人经监司及朝廷陈状,乞留刘某,称有 于始议。故虽有智如陈平,不敢请金以行间;勇如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通才如刘晏,
治术,且称三锡是婺州人,恐于县事不无颜情。三锡遂具状申陈,若身有赃私, 不敢言理财以赡军食。此有志……”云云,正引此札子。“此有志”下尽行有五空格,
乞付狱究治。寻下监司体量,并无不公迹状,犹蒙朝廷令,与刘某两易。愚窃 札子有“此有志者所以解体,而忧国者所以寒心也”二语。《行状》盖用以作结,而传
以王三锡若有不公罪犯,此二邑豪必无容隐。刘某到任半月未应,便致百姓挽留, 写或漏去也。
徒以邑豪二人,初怀小憾,既率人举留刘某,恐三锡不去,深怀反侧,遂出死 臣窃以陛下聪明英武,虽已出于天纵,成于日跻。然古所谓念终始典于学,
力取必,朝廷卒能回已行之命,遂一己之私。况此二人,既有财豪一县。今者 与夫监于先王成宪者,故不可略也。高宗所以为商中兴主者,以是道也。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