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开化古籍丛书之八:戴简恪公遗集、程北山先生年谱
P. 309

· 304  ·  开化古籍丛书                                        《程北山先生年谱》卷四          · 305  ·






 之学,异于臣庶,学为王者事而已。使大学之道,成于胸中,则其于听言应物,  恭承睿旨,钦御名祥刑。铅椠非才,简书趣备。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窃
 出入起居,发号施令,莫不惟理之从,而恢恢然有余地矣。臣愿陛下选端亮敦  以制而用之谓之法,推而行之谓之通。故上有道,揆以尽通变之宜;下有司,
 厚、通知古今、识大体之人,专以侍讲读为职,使之日侍左右,以备顾问,不  存以严法度之守。至若画衣冠而不犯,是谓帝王之极。功垂象魏于始和,式敷
 必俟开经筵也。要令出入禁闼,常在上前,如汉侍中尚书郎之比。清间之宴,  邦国之常宪。载在三尺,行之万方。傥非可大之规,莫应无穷之绪,永惟嘉祐
 为圣旨陈说治道,与古之正心诚意、修身爱物、任贤御事之宜、古今成败之事。  之盛,实缵太平之基。人咸阜安,政本忠厚。罚疑从去,恢然纲举而网疏;令
 亦所以资缉熙光明之万一,非小补也。伏况陛下方劳心焦,思念国步之艰难,  出惟行,捷若置邮而传命。丕承有在,洪烈备陈。政和以来,弥文具缉。宽恤
 怀二圣之北狩,天下之大,不足解忧,谅无燕豫便嬖之娱矣。傥使儒生日奉简  之诏屡下,奇它之目浸烦。遹观厥成,亦克用乂。著为律而疏为令,既积日以
 编于前,讲论古今,不惟仰裨海岳,亦足少宽圣怀,以度永日,岂不贤于余事  增多;岁有会而日有成,又续书而不一。逮此艰难之际,收之煨烬之余,国之

 哉。乃若截截谝言,沾沾自喜,倾覆如主父偃,险躁如贾捐之,捷给如韦渠牟,  将兴,理若有待。恭惟皇帝陛下厉精求治、尝胆济时,深惟溢水之防,不忘朽
 狂憸如李训,与夫浮华嗜进之徒得而为之,则又不若无之当重“之”字为愈也。  索之驭。省尧方于五载,岂惟礼物之修;约汉法之三章,益迈宽仁之德。俾致
 狂瞽妄献愚忠,伏惟陛下裁赦。  钦于明罚,盖无事于滋彰。庶几合古以便今,亦将易避而难犯。所惭均抚,莫
 臣窃以方今强虏凭陵,群盗充斥。国之大事,莫急于兵戎;人之司命,莫  副哀矜。臣等今将云云。
 大于将帅。今旧勋宿将,固已选而用之矣。惟才之难,不可不兼收而预择也。  《中兴会要》:九月十九日,秘书少监程俱上所编《麟台故事》五卷,诏送
 臣意文武臣僚之中,或有才略忠勇之人,足以为将帅而未用者。傥俾二府与前  秘书省。 《永乐大典》卷一千七百四十一所引。

 执政于文臣中,管军臣僚诸将节度使以上于武臣中,各保举一人,简而储之,  《集·〈麟台故事〉后序》:
 以待将帅之选,亦汉之数路,得人之意也。  右《麟台故事》五卷。绍兴元年二月丙戌,丞相臣宗尹、参知政事臣守、
 《二月纳富枢密札子》。  参知政事臣某言:“祖宗以来,馆阁之职,所以养人才,备任使,一时名公卿
 案:《宋史·宰辅表》:建炎四年十一月戊申,富直柔自御史中丞除签书枢  皆由此途出。崇宁以后,选授浸轻。自军兴时巡,务省冗官,秘省随罢。今多
 密院事。绍兴元年八月己卯,富直柔自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除同知枢密  难未弭,人才为急,四方俊杰,号召日至,而职事官员阙太少,殆无以处。事
 院事。十一月戊戌,富直柔罢同知枢密院事,以中大夫提举临安府洞宵宫。证  固有若缓而急者,此类是也。谓宜量复馆职,以待天下之士。”制曰:“其复秘
 知此是绍兴元年二月也。  书省,置监若少监一人,丞、著作郎、佐郎各一人,校书郎、正字各二人。其

 《纳相府札子》。    省事所应行除官到,条具上尚书省。”三月甲辰,诏以朝请郎、直秘阁臣程俱
 《五月纳相府札子》。  试秘书少监。臣愚无似,初以编修国朝会要捡阅官寓馆下,又再佐著作;今兹
 案:《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元年辛亥,合祭天地于明堂,太祖、太宗并配,  修废官以举令典,又以人乏首被久虚之选,踧踖惧不称。受职之始,则按求简
 大赦。此称又迫明堂大礼,证知系在绍兴元年。  牍皆无有。窃念惟昔三入秘书省,皆以薄技隶太史氏,颇记祖宗三馆故事与耳
 《纳宰执论事札子》二、三。  目所见闻,老吏奔散死亡之余,亦尚有存者,或收故牍煨烬泥途中,参考裁定,
 《宋史·本纪·高宗三》:绍兴元年八月戊辰,张守等上《绍兴重修敕令格式》。  条上尚书。请置孔目官一人,楷书吏十有二人,专知吏一人,其谁何缮治守藏,

 《集·进新修绍兴敕令格式表》:  防阁庖涤之徒卒不过八人,其案典文书法式、期会廪稍人从皆如旧格,参以近
 臣闻:政有忠质文之异尚,所以救时;典有中轻重之不同,期于止辟。顾  制从事。尚书以闻,制曰“可”。于是士庶始有以家藏国史、实录、宝训、会
 因循之或敝,繄损益之可知。苟惟胶枉当为“柱”而弗更,则亦推车而或泥。  要等书来献者,国有大礼大事,于兹有考焉。而校书郎正字又杂以祖宗之制,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