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9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489

光绪太平续志卷之十五


              则,欲考一郡道德功业之所在,与夫政治俗尚之异同、沿革兴置之颠末,
              非此其何以哉!用是取其自林氏辑录以来,凡为吾台而述作者,辄次

              第以为后集。昔人有言 :“文章不关世教,虽工弗取。”是集之关世教
              不关世教不敢知,如用以存吾邦文献之旧,以终太史公作志之意,庶
              后之人有征焉,是亦宁知非世教万一之助也哉。
                  弘治秋九月朔旦结衔与志序同郡人谢铎序。

                 《缌山集》后序                                              谢铎
                 《缌山集》,集凡所以纪述咏歌于兹山者。首会缌庵,见山之所
              以名;次孝子府君墓,见庵之所以名;次方岩书院,见于此而游息焉;

              次墓祭学田,见所以左右乎此山者不废 ;次宗派孙子,见所以源流
              于此山者无穷。凡在文,序、记、表、志、题跋若干首,为诗,联句、
              次韵、五七言、古绝律又若干首。盖自洪武、永乐以迄于今,皆一

              时贤士大夫之所述作,总之为七卷。集既成,叔父太守先生顾而叹曰:
             “若知兹山之有今日乎?昔我孝子府君卜葬于是也,盖犹在国初扰攘
              迁徙中,一墓之外,故非己有 ;迨至天顺,而始有兹山,又至成化,

              而兹山始有庵 ;乃今弘治改元,则庵之外复有书院、有亭池以及门
              路之标表。有若是者,盖我国家承平之久,而吾祖之积累亦已百年,
              于是兹山之所宜有者始与墓称,而纪述咏歌之得于远近见闻,在诸
              公亦固有不能自已者矣。吾与若等曷敢忘之而不益思所以延永兹山

              之名于不朽乎!”铎曰 :“古所谓自立于不朽者,不以德则以功,不
              以功则以言。然则山之于不朽也,亦固有若是者哉?”先生曰 :“匡
              庐之山以李白之诗显,天台之山以孙绰之赋显,永州之山以柳子厚

              之文显,况尤有大于此,若历山之圣德、塗山之神功者耶。吾与若
              既未能上窥圣贤之德业,而又无二三子之文章,则所以不朽兹山者,
              诚不能不有望于诸公。若乃挟其区区自信之过而以为足以不朽也,

              不亦诬兹山也哉!抑岂吾祖宗之望于后人者哉?”铎曰 :“诺。谨锓

                                                                         479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
   48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