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1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561

光绪太平续志卷之十八


                  寨门山,隘顽所城在焉,今改所为寨,故此山得寨门名矣。黄
              壶舟大令濬云 :“今名隘顽所,未闻隘顽寨。盖前朝割据之时草寇

              乌聚有寨,土人团结有寨,后立所城,故以所名,而寨门之相沿则
              其旧也。” 案 :《大清一统志》:“隘顽寨在太平县南三十里,南去
              海三里,东北至松门卫五十里,明洪武二十年建千户所,筑城周五
              里有奇,本朝改为寨,设把总防守。”此《戚志》所本也。壶舟未见《一

              统志》   [ 二] ,故有此驳。然寨门之名则当相沿自古,非因本朝改所为
              寨而后得此名也。故仍存其说而纠正之。
                  管监山,背由蒋山王大田来。昔有王先生居此,以大田自号,其

              学得朱晦翁之传,峨山陈征士景温师之。附李廷诘《王大田墓庵示别诗》七律一首。
              案 :王大田名象祖,字德父,临海人,学于叶水心适,与陈筼窗耆卿
              为友,所居村名大田,故世称大田先生。殁而葬此,则未可知,非居

              此而以大田自号也。大田学宗水心,与朱子异趣,谓得晦翁之传,亦误。
             《戚志·征辟》,宋有陈三聘,字华卿,峨山人,辟充本州校官,无陈
              景温名,则所谓陈征士,亦无是公之类欤。《艺文·外编》载黄岩车

              若水《上大田王先生书》,尤与太平全无涉矣。
                  白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旁有穿石洞。旧传山下皆海,隋末
              商舟至此遇风几覆,商奋力援岩,手所著,岩为穿,得系缆登岸。
              后人神其勇,祀之,号穿石大王庙。山下有井,四围石壁天成,形

              若仰箕,俗呼畚斗井。滨海水咸,此独清冽。  案 :采访册云 :“穿
              石洞在白峰右侧,去山顶不远,洞口南向,北通山背,中可建五丈旗。
              若手穿成洞,其洞不过拳大,其深更有几何,安能北通山背                             [三]  乎?

              山下四都,毛、张两姓居之,南至车路约十馀里,东南至松门二十馀里,
              东至盘马、团浦亦二十馀里,平畴沃野,弥望无际,虽沧海桑田变
              迁靡定,又安有隋末山下皆海,商舟遇风之理?畚斗井在石龙冈下,

              西距白峰二里许,亦非石壁天成,惟形如仰箕,渟蓄不过数斗,虽

                                                                         551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
   556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