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2 - 光绪太平续志(志书)
P. 562

温岭丛书第三辑 光绪太平续志


             终日汲,不竭,是其异也。”今案:此条辨驳颇当。但以隋末山下皆海,
             谓无此理,则非也。如黄岩洋屿虾虮与渔山淡菜齐名,是洋屿本在

             海中也。今则洋屿距海已二十馀里矣,平畴沃野,弥望无际,而不
             知其先固皆海耳。今自洋屿而东二十馀里入海处,其虾虮尚胜他处,
             人亦仍其名云。
                 白山,县西北三十三里。自新庄岭东行,其巅有石壁立。灵伏

             山,在白山西南,上有龙湫,又名小茅山,其南有流庆寺,云云。案:
             自金岙山蜿蜒二三里而伏者,为新庄岭。过岭而南,再起折而东者,
             为灵伏山,下有龙湫,流庆寺在其北。又东为小茅山,其山至此而尽。

            《戚志》以灵伏山又名小茅山《府志》同,上有龙湫,南有流庆寺者,误。
             又案 :自新庄岭东行半里许,其北出小山为牛山。 《戚志》载金岙山下。又
             北而高起者,俗呼鸡娄屿。 《府志》图中有之。牛山之南,过小岭,东行里许,

             其山陡起而最高者,为五峰山,山顶平旷可五六亩,群峰环列其旁,
             相传为葛仙翁炼丹处。 《戚志》以为在灵伏山上。其北为白山,山半有岩壁立。
            《戚志》以为在山巅,误。上刊“玉坡”二大字,系尹、蔡二氏遗迹。下有

             白山街,即蔡武博故居。蔡家桥遗址亦在其北五峰山之东,下有曹溪,
             叶处士耕雨之墓在焉。详“碑碣” 。其墓庵曰致庵,明正统间溪南应祥、
             临湖章陬、拙讷叶黼、兼山闻轩案,闻轩号兼山,应祥亦号兼山。诸贤九日登此,
             各有赋咏。 《戚志》亦载灵伏山下。旁有曹岙岭。逾岭而南为茅岙山,与小

             茅山对峙。岭之东一起一伏,里许而尽,为螭岙山,其南麓有骊山
             书院。《戚志》叙述不无讹互,今特正之。
                 灵湫山,距县四十里,界接黄岩,与圣水山近。陶九成云先世

             自赵岙迁湫水,疑即此。案 :赵岙乃逍岙之误,辨见上。湫水疑即
             清洋陶、下陶二村,清洋盖湫阳语误,今陶氏尚聚族而居,其地在
             逍岙东南数里,皆黄岩境也。

                 右《叙山》误。

             552




                  立飞图文 一校 成品尺寸:148×210mm 版心:110×167mm 26 行 ×29 字 字号:10.5 磅 书宋
   557   558   559   560   561   562   563   564   565   566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