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台州史话
P. 105

第四章 名士风采




                 “夫日星昭布,云霞绚丽,天文也;川岳流峙,草木华实,地文也;名扬
                 典章,礼乐教化,人文也。三才之道,备文莫大焉,惟六先生之文,备

                 三才之道……独韩文公上接孟氏之绪,而又翼之。以柳子厚至宋庆历
                 二百五十年欧阳子出,始表彰韩氏,而继响之。若曾子固、王介甫及苏

                 氏父子,皆一时师友,其所成就,实有出于千百世之上。故唐称韩柳,
                 宋称欧曾王苏,六先生之文断断乎,足为世准绳。”

                     《新编六先生文集》有朱右的好友贝琼所序,认为所选编的文章各
                 有特色:“ 韩之奇、柳之峻、欧阳之粹、曾之严、王之洁、苏之博,各有

                 其体,以成一家之言。”作序时间是洪武九年(1376)正月七日,即朱右
                 逝世前 7 日。此书在朱右卒后刊印流行。

                      明中叶嘉靖年间,“唐宋八大家”又一次在中国文坛中兴。“前后
                 七子 ”的“ 复古派 ”主张不读唐宋以后的书,“ 文自西汉,诗自天宝,

                 俱无足观 ”。以唐顺之、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人的“ 唐宋派 ”,极
                 力反对“ 文必秦汉 ”,依朱右之说,提倡唐宋八家,增编文章,将三苏

                 分开。唐顺之有《 八先生文集 》,茅坤有《 唐宋八大家文钞 》144 卷,
                 作为学习古文的典范,力矫“ 前后七子 ”的复古理论。“ 唐宋派 ”中

                 以昆山归有光的散文创作成就最高,著有《震川文集》30 卷、《别集》
                 10 卷。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事物,感情真挚,抒情生

                 动,“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被誉为“正
                 统散文向近代散文转折的重大标帜 ”。“ 唐宋派 ”的散文影响到明末

                 清初钱谦益、黄宗羲、侯方域,以及袁氏三兄弟的“公安派”和“桐城
                 派”。

                     “唐宋八大家”由明初朱右首创始编,奠定基础,又经明中叶两次
                 选编,终于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应有地位。









                                                                                   96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